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引领青年梦想 传承非遗文化
白沙溪不断培训年轻员工学习踩制千两茶
□ 肖菊红

肖益平大师亲临指导。

    11月8日,立冬时节,白沙溪千两茶踩制场几位年轻员工正在师傅们的指导下学习踩制千两茶,打着赤膊,套着褂子,喊着号子,白晰的手上磨起了层层硬茧,按照蒸茶、灌包、绞棍、捆篾、坐杠等全部流程依序完成,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白沙溪茶厂为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积极打造踩制千两茶年轻技术队伍,旨在让非遗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每年踩制时期,为了赶时间、赶生产任务,公司都是使用熟练工人,各自组成一组,定时定量,一个班踩制千两茶20支,新员工只有看的份儿。这次专门挑选7位年轻员工,组成一支杠队,安排两个师傅现场边踩边教,每人轮流执杠,踩制1支千两茶,每天完成踩茶10支。看速度、看外型、看紧实,逐渐熟悉掌握全部踩制工艺流程。平时在舞台表演,他们走南闯北参加过好多次,可真正踩成一支完整的千两茶对于他们来说还真的有点难。他们都是家中娇宠的孩子,其中大多数为“80后”,平时习惯了岗位的流水线机械化生产,但踩千两茶真的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团队配合性强的粗重活。篾篓、棕片、蓼叶子稍不留心就勒到手,划个口;棍棒、大杠重力绞压,几天下来,腰酸背疼;纳口开砖,手上起泡,渐渐磨成了层层硬茧,鼓出了肌腱,他们就这样从开始踩制一支茶1个多小时慢慢到50分钟、40分钟……

    如今,这些学员已持续学习踩茶1个月,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湖南千两茶大师、中国制茶大师肖益平特地来到踩场,指导踩制,检查验收学习效果与踩制技艺熟悉程度、踩制产品质量。肖益平一会儿俯身指导,一会儿亲自踩茶,员工们边听边踩边捆篾,严谨认真,尽管练了1个月,在大师面前仍然难免紧张,动作还不很利索,踩茶的时间节奏有点跟不上,虽说立冬时日还光着膀子,但脸上汗滴直淌,外形、时间离标准还有很大距离。肖益平表示还得练一段时间,暂时还喝不到出师酒。肖大师的话让大家看到了差距,也再次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决心。

    名师出高徒。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技术的好机会,一定不能辜负师傅的教导与公司的期望,一定要让国家非遗文化技艺在自己手中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