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改变茶区的“枢纽”在哪里?
——从勐库戎氏“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看三产融合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勐库戎氏“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规划图。

    在茶产区,普遍的发展瓶颈是有资源没交通、有农业无产业,结果地上的产出、群众的付出,没办法变成钱。贫困与茶区,尤其是云南这样高原山区的茶农世世代代纠缠在一起。

    不久前,茶周刊记者第三次来到云南临沧双江县,看到政府与企业携手,找到了茶叶改变茶区经济的“枢纽”,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了脱贫的跨越。这些探索和经验就集中在临沧市临翔区大光山的勐库戎氏“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中。

    政府重引导  企业扛实效

    三年前,站在大光山核心山顶,四处还是一片莽丛。今天,这里已建成雏形。这个基地以20000亩自有优质茶园为核心,规划将临沧茶文化、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茶乡旅游和茶文化深度体验的形式融合第三产业,最终实现临沧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茶产业全面发展。

    勐库戎氏品牌负责人刘庆云指着山下远处红色屋顶的建筑群说:那是大光山拉祜族新居点中的一个,原来他们散居在八个自然村,基本上还是纯粹的小农经济。项目建设后,他们参与用工,解决了就业和致富问题。

    刘庆云说,通过项目开发,我们的产业开发思路变了。过去凭一腔热情干事,比如大光山过去也搞过别的农业开发,树苗种了,但成活率很低,没有企业的参与,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产业开发的实效由企业来落实。

    记者注意到这里同时开展茶树的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大趋势,成本也低,为什么还要种子繁殖?勐库戎氏生产技术负责人刘福桥说:这里叫大光山,你就知道原来是荒山秃岭。茶园新开垦出来,流行的扦插在这里成活率不到50%。所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继续推行扦插,逐步提升成活率;二是将来对种子育苗的茶树进行嫁接,达到品质稳定目标。

    产业融合  稳步推进  

    勐库戎氏总经理戎玉廷是勐库戎氏第三代传人。他介绍,项目占地22373.55亩,总投资83389.75万元。建设内容有标准化有机茶园2万亩,标准化工夫红茶、普洱茶试验生产线1条,茶叶初制所1座,O2O电商平台及茶文化等相关文旅体验设施。项目2017年2月开工,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50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9700亩、坡改梯8000亩、种植3500亩;茶叶初制所厂房建设已完工,正在安装机械设备;“2000吨标准化工夫红茶、普洱茶生产加工区”厂房已开工建设;线下门店实现零的突破,线上电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其中,2万亩自有优质茶园建设是以“种源研究”为前提,所种植品种均为勐库戎氏“勐库大叶种茶品种选育与扩繁”项目中优选出的适合制作普洱茶、红茶且特点鲜明的优秀大叶茶品种,形成“好茶好山好水”共生的茶产业生态链目标。戎玉廷说:这在云南普洱茶界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攀行在大光山项目园中,听到拉祜族人扶贫变迁的不少趣事。最初,他们有了棉被后不知道怎么拆洗,直接投进河里,发现根本拉拽不动,以为遇上了“水鬼”;搬迁后对每家每户的电磁炉很不理解,说没有了灶台和明火,怎么做腊肉?如今,示范园项目改变了这里:产业兴旺了,世代居住这里少数民族,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2000元跃升到七八千元;路通了,半小时就可到临沧机场,未来的三产融合、茶乡旅游潜力越来越大;更令人兴奋的是,经济转型成功带动了群众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商业进入生活,腊肉可以买来吃了;不烧柴火,山林保护从口号变成可行;坡改梯、蓄水设施的建成,将确保农业发展和水土保持。

    基地建成了,枢纽找到了,茶叶成了改变双江经济生活,乃至社会风俗的“功臣”。其实,茶叶还是那个茶叶,观念变了,思路变了,方法变了,人与自然也跟着变了。

    了解了这些,再看这句话:“2019年2月,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首批1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之一(发改农经〔2019〕245号),为云南2个之一,茶行业唯一。”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