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西蒜东种” 扶贫产业扎新根
浙江省海宁市社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样本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通讯员 张 杰

海宁市供销农业公司技术人员查看大蒜长势。 海宁市社供图

    创新“飞地农业”,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最近两个月,一场由浙江省海宁市供销合作社主导的跨省“新作”,让来自四川省黑水县的大蒜在海宁“安家”。

    10月初,3000斤紫皮大蒜刚从黑水县的土地里丰收,就跨越2000多公里,在海宁市扎下了根。“种植近2个月,如今长势喜人,等到下个月,头茬蒜苗就可以上市了。”浙江省海宁市供销合作社党委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何浩力介绍。

    黑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自2018年海宁市与黑水县正式启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一对一”结对帮扶以来,海宁市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智力帮扶等方面给予协作帮扶。今年海宁市供销合作社(农合联执委会)更是在扶贫方式上做文章,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将消费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试点对口黑水县紫皮大蒜引种至海宁的种植项目,探索利用两地不同的资源禀赋推动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紫皮大蒜是黑水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种植于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品质非常好,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经过实地调研和考察论证,今天我们通过黑水县潮城实业有限公司,向黑水县芦花镇25户贫困户定向购买了3000斤紫皮大蒜种子并引种到海宁种植。”何浩力告诉记者,大蒜生命力和适应性较强且易于管理,蒜头、蒜苗和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产量也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黑水本土的大蒜每年4月种、9月底成熟,海宁从10月开始种植,来年3月成熟,正好在时间上无缝对接,这样每年就可以多种一茬,增加黑水和海宁两地贫困及残疾户的经济收益。“这样,购买大蒜种子能起到消费扶贫的效果,利用海宁的土地借地发展生产,又能起到产业扶贫的作用。”何浩力说。

    记者了解到,来自黑水县的3000斤大蒜种子作为首批试点样本,被免费赠送给海宁市30余户贫困户及残疾户,种在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和硖石街道南漾村的10余亩土地里。按照亩产1500斤、每斤3-4元计算,预计此次试点种植可为两个村贫困户、残疾户户均增收5万余元。

    夹山村村民钟菊芬就是首批试点种植户之一。因丈夫4年前不幸脑梗,家里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而成低收入户。如今自留地上郁郁葱葱的大蒜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

    海宁市供销合作社所属海宁市供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倪群峰和技术员小沈隔三差五就来到钟菊芬等种植户的地里查看大蒜苗的长势情况。倪群峰介绍,种植环节由海宁市供销农业公司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村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参与种植;销售环节则依托供销合作社所属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菜篮子配送中心等平台;最终产出的收益,一部分归海宁贫困户及残疾户种植者所有,一部分将定向返还给黑水的扶贫对象,通过爱的“传递—播种—成长—传递”循环过程,实现“市内+市外”扶贫双丰收。他说:“今年试种如果能够成功,我们将扩大规模,真正把黑水与海宁的大蒜产业对接起来,更加有效增加两地农民的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