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双11”结束了,对于山东新合作永丰购物广场的工作人员来说,已经忙碌了一个月的销售活动终于能暂缓一下了。“对于我们来说,‘双11’也是线下商超开展促销活动的好时期。”山东新合作超市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希明说。
山东新合作超市连锁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供销合作社系统乃至沾化区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在基层设立直营店、开展特色产品营销、规范超市经营服务、开展电商销售等方式,在为农服务和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完善经营网络
夯实为农服务阵地
山东新合作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现有直营店26家、村级加盟店300余家、社会配送店151家、物流中心1处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网络覆盖沾化城区及各乡镇及村庄,是目前沾化区域内规模较大、网络覆盖最全的流通企业。
“现在我们超市可以一站满足村民吃、穿、用的需求,他们再不用坐车去城里买东西,这为村民省了不少事。”冯家镇直营店的销售人员说。
为适应新时期新时代零售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公司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点多面广的优势,在系统原有的网点上建设直营店。“我们依托基层社建立超市、以基层社为中心发展乡村连锁超市、以加盟形式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通过这三种方式来扩大经营服务网络,夯实为农服务阵地。”王希明介绍,基层社驻地同时也是各乡镇政府驻地,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经过挑选,公司在位置好的基层社驻地建设了当地占地面积最大、服务功能最全的超市。其中,下洼镇和冯家镇的新合作超市都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商贸中心,解决了农民严寒酷暑到集市或大集购买日用消费品的烦恼,同时也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沾化区有440个行政村,通过多年的努力,公司网络遍布整个乡镇、村,乡镇直营店达到16家、村级加盟店300余家。走进沾化,在每个乡镇和村庄都能看到新合作超市。此外,公司还在1000人以上的大村以新合作加盟店为依托,建立了213家村级综合服务站,配备电脑、信息系统、收款机、ATM(与银行合作)等,开展现场体验购物、网上购物、销售农副产品、存取款、邮寄、代收水电费和手机缴费等综合业务,解决好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实现了现代流通网络城区、乡镇、村庄全覆盖。
因地制宜 积极开展特色经营
沾化素有“中国冬枣之乡”的美称,同时也是全国海蜇集散中心,海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在特色经济的助推下,公司根据各乡镇的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理顺经营模式。
在冬枣最先成熟的下洼镇,直营店和便民连锁超市围绕冬枣产业链条开展错位经营。在农闲时节,枣农外出打工,各店主营日用生活用品;在农忙时节,流动人口增多,各店聚集力量,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同时,利用供销合作社网络优势,将沾化冬枣推向县城,销往全国。在海产品渔业重镇冯家镇,冯家镇直营店及村级加盟连锁超市,根据海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动态调节营业时间和服务方式,重点为外来人员和渔业人口提供服务。不仅如此,还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将海产品销售出去。在蔬菜基地泊头镇,直营店和便民连锁超市积极对接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专业户,开展订单式生产,把所产的蔬菜水果通过物流配送到其他乡镇、城区及省市大型商超。公司把这种特色的经营模式在其他各乡镇全面复制,带动基地建设6700亩,农产品上行金额达2.1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积极与当地下河镇刁家村、古城镇李彭村、泊头镇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多家西瓜、蔬菜大棚及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帮扶关系,批量采购,专设消费扶贫专区,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公司累计销售大棚蔬菜25万余公斤,销售西瓜40余万公斤。
除此之外,公司依托冬枣产业优势,发展当地冬枣经济,不断深化冬枣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冬枣“走出去”。目前,公司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农超对接”洽谈会,为壮大沾化冬枣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的 9月26日—27日,公司还组织承办了第四届沾化冬枣电商节暨“新合作”产销融合对接会,有300余家沾化冬枣种植大户、冬枣合作社负责人携产品参会参展,生产商与销售商面对面交流洽谈,签订购销协议。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供销e家)全程参与了线上服务支持,线上线下初步达成冬枣采购意向3000多万斤。
以服务为龙头 打造供销企业品牌
拓宽为农服务渠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重点。一直以来,山东新合作公司就坚持“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双向流通”“为农、务农、姓农”的初心,依托乡镇网络优势,不断拓宽为农服务渠道。
“现有的农副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王希明表示,一方面,在日用品及生产生活资料采购方面,公司已先后与20余家日用品生产企业签订了直采协议,各乡镇超市现经营品种1.2万余个,保证了沾化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全国连锁优势,将当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带进城,先后与30余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基地、访市场、到村头,架起城市连接乡村的桥梁,将当地的优质特产推销到全国各地的大型商超。
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大发展的环境,根据实际,将自身电商业务定位为“实体+互联网”模式,利用遍布乡镇及村庄的直营店、加盟店、体验店,借助“供销e家”“大集商城”等电商平台,利用办节办会的有利时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村级便民连锁超市利用互联网信息,开展订单生产,网上下单、线下交易,并由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更好地促进“双向流通”。
“在乡镇超市,我们主要以打通渠道为主,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全面、价廉、质优的产品;在城市超市和购物广场,我们则紧跟市场步伐,采取会员制服务模式,借此增强消费者的黏性。”王希明说。据悉,为全面提升公司信息化、数据化水平,实时统计管理会员资料,吸纳新会员、维护老会员,公司积极开展了微信会员模式。顾客通过手机号码绑定新合作微信,可快速实现手机端查询、购物等多种服务,享受会员待遇。微会员运营方便快捷,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积分换购、抵现、兑奖、充值、优惠券消费抵现等运营方案,把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带给广大的新合作会员。
此外,公司还积极提升购物环境的舒适度。在超市内设立消费者维权服务站、添置禁烟标志及32条文明用语、28条服务忌语等温馨提示牌,设置顾客自助购物缴费设备、顾客休息区、母婴小屋等便民功能区;积极参加“星火义工”等多种形式的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增设志愿服务岗、爱心驿站,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工作期间佩戴志愿服务袖标,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引导顾客文明购物,感受新合作“爱心传递,情暖万家”的公益情怀。一系列的举措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同时也展现了新合作的良好精神面貌,对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