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小算盘寄深情

□ 江苏滨海农商银行 戴启超

    一把老算盘,见证了在银行工作的祖孙三代。

    我家书橱上静静地摆放着一把算盘,是那种“二五珠”式的老算盘。正是这把老掉牙的算盘,在三代人手中接力,见证着祖孙三代人在农村金融岗位上普普通通的日子。

    那时,爷爷在农行营业所工作,这把算盘是在他退休前几年淘汰下来的,用了十多年,爷爷觉得扔掉怪可惜的,于是就一直放在账簿橱子里。退休回家那天,邻居们见到爷爷在银行工作三十多年,没有搬回值钱的东西,却带回来一把旧算盘,笑他“一辈子在银行,账没有算够,退休回家还要算账”。

    1980年10月,姑姑顶替爷爷的工作,到县农行正红营业所报到,单位统一购置的办公用品暂时没有到位,于是姑姑就从家里翻出这把算盘,带到单位使用,成为算盘的第二任主人。姑姑有了新算盘后,这把算盘又被带回家闲置。

    历史总会有偶然的巧合。1988年10月,我通过考试,被分配到蔡桥信用社工作,成为这把算盘的第三任主人,我领到新算盘后,就将这把与我几乎同龄的老算盘珍藏至今。每次见到它,我都会想起爷爷常说的一句话,“不占别人和集体的钱物,把公家每一分钱都记在账面上。”这句话一直是我在银行工作三十多年与钱打交道的底线和处事的原则。

    珠算定级,承载着银行员工争学技能的记忆。

    在银行工作,能用算盘既快又准地算出账目结果,动作娴熟优雅是很让人羡慕的,如果参加比赛获奖,还有可能获得晋级、调动机会。参加珠算定级训练、考试是提高珠算技能的有效方法,我加入了同事们珠算考级的行列。

    我先后参加过两次定级,如今,定级证书锁在抽屉里,那是我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的证明,更是那个年代信用社年轻员工注重业务技能提升的历史见证。

    从算盘到键盘的变迁,正在续写银行日新月异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金融史上“行社分家”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农村信用社脱离隶属于农行的管理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新成立的联社营业部是全县信用社实现电脑核算的第一家。从此,我开始接触电脑,使用电脑办理业务,算盘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

    短短几年时间,每家信用社都实现了使用电脑办理业务、县辖信用社联网通存通兑,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助推信用社的发展,挂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了几代农村信用社人的银行梦。

    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珠算,凝聚着祖先智慧,传承了千年文化。现代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的同时,珠算也在顺应历史沿革,我们传承先人才智,迎来时代春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