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0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与农信大院的故事

□ 江西新余农商银行 黎勤芳

    作为一名“农”二代,我从小在信用社里长大,童年所有美好的记忆都与这个农信“小”院有关。

    记忆中最早的农信院子很小,院内那棵石榴树是儿时最美的记忆。夏天,大门前的梧桐树可以挡住整个烈日的强光,树下成为了绝佳的避暑胜地。太阳下山后,小伙伴们聚集在院子里玩耍,爬石榴树也是一大乐趣。那时候,这栋小楼住着五六户人家,虽拥挤但热闹。

    记忆里,我们这栋楼是全乡镇人们都爱来的地方,我看到过大人在我们这里拿到钱之后去对面的店里买农药化肥,看到过小孩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出去后欢快地走进隔壁商店买糖,也看到过在集市结束后农民伯伯从兜里掏出钱很开心地存下……

    过了几年,父亲的单位新建了楼房,“小”院变成了“大”院,在当时的乡镇算是高楼大厦了。我们一家四口从一间拥挤的卧室搬进了三室两厅的套间,我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连着阳台,夏天我可以在阳台上种牵牛花,也时常约上小伙伴在家里玩耍。整个大楼依旧热闹,依旧是整个乡镇的中心。

    到了20世纪初,突然大家开始热议城里教育质量更高的问题,也掀起一股到城里购房的热潮。父母考虑许久后,将家搬到了城里,我也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大院。曾经那些亲密的邻里也只能在城市街头偶尔碰面打个招呼。

    2012年9月,我毕业后,正式成为农信一员,缘分让我重新回到了小时候的院子。报到那天下着大雨,正好赶上押运人员送钱箱。后来的日子里,我开始重新了解大院。现在的大院在周边高楼的对比下略显破旧,很多房间由于长时间空置而凌乱不堪,院内的菜地里长满了杂草。在大院生活的这4年里,院子内外翻新了几回,宿舍重新铺上了地板、配置了新的席梦思床、安装了空调热水器,就连食堂也是几次改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看着大院越来越美,我的心里别提多美了。

    因为工作调动,我再次离开了熟悉的大院,但我时常怀念那段日子,下班后坐在院内,看草丛中飞舞的萤火虫、听稻田里的蛙叫声。深吸一口气,是满满的清香味。让人不由得怀念起儿时大院的热闹,邻里之间的和睦友爱。

    农信大院的嬗变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如今现代化的大院更需要我们新一代农信人去坚守,传承老一辈留下的奋斗精神,去追寻新一代农商梦,让我们一路前行,披荆斩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