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探寻贵州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报讯  (记者  王  璟)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唐代的黔中就是贵州,古老的历史仍在沉睡着,但历史悠久的茶种植和茶文化传统应被记录并传承下去。

    《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探寻》一书秉承“为了使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灿烂绚丽的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得以传承与传播”的宗旨,从策划到出版历时10载,自2008年贵州省委宣传部就设定有关州民族民间茶文化社科课题,组织多位专家教授,历时一年的研究,于2009年结题。2018年贵州省茶叶协会向贵州省发改委再次申报这一课题并很快立项,《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探寻》一书终于在今年编撰完成。

    本书溯本追源,探寻了贵州悠久的茶历史,同时,广引博征,搜集发掘了丰富多彩、灿烂多姿的贵州世居的民族民间茶文化,史料详实、图文并茂。贵州是茶的核心原产地。2017年,贵州省茶叶协会开展了对贵州古茶树资源的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结果记录了贵州现有88个县、市、区,有54个县拥有古茶树约一千万株丛,晴隆林场一棵古茶树,据古茶树专家虞富年实地测定树龄在3200年左右。贵州古茶树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树龄之长实属罕见,这是大自然对贵州的馈赠。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本书搜集了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回族、仡佬族、蒙古族、满族、羌族、毛南族、畲族等民族的饮茶方式,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的茶俗若干种,古代、近现代茶事茶赋110余首。虽然这只是丰富多彩的贵州茶文化的冰山一角,但通过此书,亦可管中窥豹,略见如海洋浩瀚的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的几簇浪花,寻味贵州茶文化的乐趣。

    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刘环祥这样评价此书:“这是一件间沉甸甸的茶礼,它满载着贵州省茶叶协会一拨人的辛勤耕耘,同时,满载着贵州悠久、厚重的茶叶历史,以及贵州丰富、深远、绚丽的民族民间茶文化,犹如一道贵州茶的大餐,一道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的盛宴。”

    《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探寻》一书的问世,极大肯定了茶文化对贵州茶业的驱动作用,让丰富多彩的地方茶文化特色得以广泛传播,为更多喜爱黔茶的提供了追根穷源的历史讯息。跟着此书的脚步,一起走进多彩的贵州、走进茶的世界,探寻那些古老的贵州茶俗,品尝千年传承下来的黔茶味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