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8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需出发 构建“1+1>2”服务体系
陕西省铜川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再升级
□ 本报记者 张 成 通讯员 张 帆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突出以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总目标,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服务宗旨,加快推进全市系统改革步伐,扎根农村、面向市场,深入开展了惠农服务中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基层社提质增效等八项重点行动,在改革创新中寻找发展的新支点,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打造为农服务主体系

    近日,印台区红土镇肖家堡村村民肖孝林走进印台区绿丰农资有限公司,向董事长王彩梅表示感谢。他激动地说:“多亏有了咱们肖家堡供销合作社,以后我管理果园就省心多了。”肖孝林是肖家堡村的贫困户,种了3亩果树。最近果树病虫害问题严重,但没钱买农药,这让肖孝林既着急又心疼。

    在得知情况后,王彩梅主动配好农药来到肖孝林的果园指导除虫。“供销合作社愿意做农民群众的‘娘家人’‘亲兄弟’,以后果树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们。”王彩梅诚恳地说。

    2015年,肖家堡供销合作社与印台区绿丰农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为周边2000多户农民解决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供应问题,并提供“一站式”服务。一位过来购买肥料的村民笑着说:“这里的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各种服务都很便利。”

    “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对象在农村、在基层,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是为农服务的基础。”铜川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黄牛虎介绍,铜川市社借着“供销进万村”工程的契机,一方面大力创建基层社标杆社、星级综合服务社,不断加快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新网工程”和综合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按计划逐步对15个基层社进行了改造提升。

    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底,铜川市社共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44个,覆盖行政村125个,服务人口达13.7万人。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带动农民发展苹果、核桃、蔬菜、中药材、干杂果、畜牧养殖及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线上线下相融合

    打通农产品流通主渠道

    眼下正是苹果集中上市的时候,但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郗家村果农贾五顺一点都不担心销路。“我只要把苹果种好就行,销售就交给印台区果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量有保障,价钱还高。”贾五顺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在果壳电商公司的带动下,贾五顺在网上销售苹果两万斤,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实现增收4000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亟须开放、有序、竞争的平台,这是农业发展为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为农民搭建起这样的平台,解决销售难题。”黄牛虎表示,全市系统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扶持和领办了4个供销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开展业务人员培训达2000多人次。仅今年上半年,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金额达9000多万元,在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桥梁。

    此外,为了拓宽销售途径,铜川市社先后组织区、县和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涉农企业参加云南昆明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广西南宁东盟博览会、海峡两岸名优农产品展销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等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10个农产品展销窗口,扩大和提升了全市农产品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了与客商之间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铜川市社与市邮政分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邮寄、金融、渠道支撑等方面强强联合,携手探索“1+1> 2”的发展之路,连接产销、以商策农。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打造为农服务主阵地

    最近,李久红成了耀州区柏树塬村的名人。原来,在铜川市社的帮助下,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久红于2017年新发展了10亩果树。通过“一对一”帮扶、果园技术培训、农资赊销、统一收购等,市社为其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2017年和2018年,苹果年累计收入达到了5.8万元。如今,他已脱贫,并成为了柏树塬村脱贫致富的先行者。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综合平台,铜川市社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的《铜川市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同步推进,建设一批惠农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服务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并加强对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与服务范围内的贫困户有效对接,建立帮困台账,明确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等服务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市社先后联合25个专业合作社,为430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了优惠服务,赊销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金额达1200万元,让利11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同时,对无力经营的贫困户实行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增加其土地经营收入,促进了贫困户的增产增收。“供销合作社的宗旨是为农服务,农业需要什么、农村需要什么、农民需要什么,供销合作社就做什么。农民认可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事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黄牛虎表示。

    如今,全市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向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延伸,供销合作社不再是只满足于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日用消费品,还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电商培训、产权交易、融资担保等多项服务,让农户当“甩手掌柜”,打通服务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