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农业大区,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正是寻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
面对助力建阳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建阳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一条主线引领、两个阵地支撑、三大动能助推、四项机制保障的助力乡村振兴路线图,着力打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建阳农信模式”。
一条主线引领
画出助力乡村振兴新蓝图
该联社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党委班子为副组长,各社(部)、中心负责人为组员的服务乡村振兴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研究制定《建阳农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纲领性文件,并按年制定工作要点及配套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建阳农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图”“施工表”,做到精准施策、无缝对接。
至2022年,该联社将争取投放涉农贷款100亿元;在目前乡镇物理网点和行政村小额便民点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电子银行、手机银行“户户通”;每个乡镇网点因地制宜研发出适合当地乡村经济特点的授信类产品3种或以上;根据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用乡镇(村、户)新标准,评定金牌信用户1万户、金牌信用村60个、金牌信用乡(镇、街道)6个,全力服务“三农”经济产业发展。
两大阵地支撑
以乡村振兴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该联社始终坚持城镇、农村精准服务同步发展,积极推动惠民服务城区与乡村“两条腿走路”,由“等客上门”向“主动服务”转变,“规模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
一方面,该联社扑下身子,走村入户现场办公,在乡镇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开展批量式整村评级授信,切切实实为农村办实事,帮农民发家致富。目前,已完成45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工作,按新标准评定信用户6200户,授信金额2.1亿元。通过2019年的深入推进,将全力实现全辖行政村评级授信覆盖面100%。
另一方面,该联社在城区深入推进网格化精准化服务,将网格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网点主任、客户经理,打造“人在家门口,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惠民服务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城区网点功能转型、一社一主题的可行性,先后在人民信用社设置儿童主题银行、在潭城信用社设置女子主题银行,通过人性化的网点装修、个性化的体验活动、专属化的服务方案,打造农信特色服务品牌。未来,该联社还将针对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打造夕阳红主题银行;针对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出与大家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消费主题银行等等。
三大动能助推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升级版
该联社全面激发“党建+金融”选派金融助理、推动信用工程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合伙人”三大动能。
该联社包括联社理事长在内的57名农信员工被区委组织部选派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担任金融助理。金融助理通过列席乡镇党委班子会议、加强与基层党组织互动、坚持在一线服务“三农”发展等方式,全力协助各级党委政府、村“两委”,开展宣传、管理、协调有关农村金融政策、法规及金融事务等工作。通过选派金融助理,切实发挥好农信社深耕本土、与民企更亲、离百姓更近、决策链短等优势,真正下沉重心,不断加大政策宣传,精准入户对接,提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实现客户一次不用跑就可以享受基础服务。金融助理最多跑一趟,综合服务送上门,着力打造一支“进得了门,聊得上话,送得出服务”的优秀金融助理队伍。
该联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社区)和信用乡镇(街道)的评级创建工作。同时,开通了党员信用直通站,打造“党员先锋贷”产品,让村里党员通过金融资金创业的热情更高,党员先锋“灯塔”效应进一步凸显。
该联社积极探索多点融入,广泛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合伙人”。一方面,着力加强与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互动合作,已与建阳麻沙镇、黄坑镇、潭城街道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5年内按阶段投放资金11个亿。另一方面,主动融入各级组织,积极对接各部门以及其背后所服务的各类群体,如联社理事长就是区政协委员,该联社有关同志还到区团委、区妇联挂职。除此之外,该联社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单位、领域跨界合作,例如与建阳税务局签订了“征信互认 银税互动”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人寿建阳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还与区农业农村局、教育局、交警大队、林业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移动等单位开展了业务合作。
四项机制保障
全面调动激活农信力量
战略已经确定,路径已经明确,当前如何调动员工参与进来、推动创新发展就成为建阳联社确保助力乡村振兴实效的关键保障,更是动力根源。为此,该联社提出了公开透明的用人机制、你追我赶的服务机制、体系完善的分配机制、从严从紧的内控机制,从人才激励、服务提升、薪酬分配、风险防控四个方面明确了方向措施,全面调动员工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