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伦,中国台湾著名茶艺师,“一叶禅茶”发起人,两岸三地文化传播推广使者,生活美学的传播者,艺术家。中国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台中分会手语、茶艺、香道、花艺资深老师。北京南怀瑾女子大学堂客座讲师,负责茶道、花道、香道的教学工作。多年来,陈海伦在日本、新加坡、美国,以及两岸三地,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有人这样形容四艺——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重味觉之美,插花重触觉之美,而挂画则重视觉之美。的确,四艺合一展现的是宋代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而陈海伦正是一位将宋人四艺发挥到极致的生活美学艺术家。
温暖,安静,平和,是海伦身上的关键词。
拜访海伦的那日很冷,中午一点钟到她工作室的时候,她还没有吃东西。她邀请我一起吃午饭,我欣然应允。我帮她煮饺子,摆放碗筷,一顿简单而让人满足的午饭让我们两个人都很愉快。
海伦说,第一次见面就一起吃饭一定是一种缘分。我笑着说,那咱们缘分很深呀,第一次见面我就帮你煮了饺子呢。
橙黄色的灯光照的人心里很暖,不远处的铁壶冒着白烟,水咕嘟咕嘟地烧着,这缕烟晕染了面前的整个画面。我们坐在席子上,海伦向我娓娓道来,她与茶的故事。
海伦曾经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短暂居住,而将这些国家连起来的是茶。海伦将自己定位为两岸三地文化传播推广使者,生活美学的传播者,艺术家。她认为,茶道、花道、香道,整体构成现代人文生活美学的一个完成体系。当我问及哪里的茶更好时,她坚定地回答,中国。她说,茶在国外,就像远嫁他方的新娘,传播也需要合适的温度。
海伦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之中有年轻的茶艺师,有热爱茶的普通人,也有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海伦对学生很是严厉,很难想象一个如此温柔的女子会有那么严厉的一面。但海伦认为,教学生一点都马虎不得,一定要从严,要立规矩。她说很多学生上课时都很怕她,但课程结束后又很喜欢和她在一起,因为那时她又恢复了平和温柔的样子。
从国外归来,回到台北短暂休整了一段时间后,2015年,海伦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随身就只带了一只箱子和一个背包。当时的她在北京举目无亲,一切的关系都要重新建立,也许是之前丰富的海外闯荡经历让她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在别人有些赞许,又有些不解的目光中,她开始了在祖国土地上传播茶文化的使命。
来到北京后,海伦迅速投入了茶文化传播工作中,2006年,她开始担任李玉刚“玉工作室”艺术总监,负责茶道、花道、香道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任南怀瑾女子大学堂客座讲师,北京八大处佛牙舍利塔邀请嘉宾,并发起了“一叶禅茶”。海伦不知疲倦地奉献着,但繁忙的工作也会让她有些迷失,她说有的时候她已经忙碌得不像自己,她希望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停下来思考。于是,2017年底,海伦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沉淀自己,让自己静下来,读懂自己。
海伦笃信佛教,她认为行禅茶要感恩,要尊重彼此,要有爱。作为一叶禅茶的创始人,海伦如此解释一叶禅茶的内涵:鞋子、莲花、脚印、步伐、花开,这些意象象征着步步生莲,也意味着传承。
见月连宵坐,闻风见日眠,室香罗药气,窿暖焙茶烟。海伦认为,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別,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除了茶道,海伦在香道和花道上也造诣很深,海伦常说:“我亲近每一缕香,他们带给我们从身到心的清净。”
聊到最后,海伦为我行了一款茶,她说这是专属我的茶。晕黄的灯光下,铁壶冒着白烟,小野丽莎的《玫瑰人生》在耳边响起,空气里弥漫着云南红茶和玫瑰的香气,静谧又美好。茶到口中,玫瑰的淡淡香气隐藏在茶香里,刚刚好。而茶,在此刻,真的让人动心。
海伦有一颗感恩的心,她认为生命的一切都无比美好。她热衷公益事业,只要有机构邀请,她都会热情参与。“这些公益活动大多是为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筹集善款,主办方会组织义卖活动,我去做义工,为宾客行茶、焚香,我希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这个社会作出一点贡献。”海伦说。
海伦相信能量,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未被开掘的能量。每到茶季,海伦就开始了忙碌而奔波的生活,她行走在茶山,行走在茶乡,不辞辛苦,只为不负茶香,不负自己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