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武义:推进“机器换人”进程


    武义县是浙江省产茶大县,拥有茶叶面积10.6万亩,年产值10.65亿元。为改变茶叶传统落后的生产加工方式,减少劳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茶农收益,武义县实施“农机上山”示范行动,积极创建浙江省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引进研发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大力开展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

    广大茶农是最大受益者

    “除了一些小型茶户,其他的大型茶厂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工作。”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站长张永忠说,以一批知名企业为首的大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提升,清洁化流水线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茶叶生产全程不落地,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和卫生安全,满足了现代人对于茶叶安全生产的需求,但一家一户手工采茶制茶现象仍十分普遍。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推广机械化势在必行。目前,武义县已有19条抹茶、碾茶流水线,同时还引进了色选机、无人植保机、单轨运输机等新设备投入使用。

    “如今家里有1000多亩茶园,茶叶产量大,制作过程要四、五人手工制作才能完成,很难形成规模。现在我们引进了近40台制茶机,茶叶生产制作过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如今一个人操控就可以完成过去多个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产量提高了三四倍,而且产出的茶叶质量比以前有了明显提升。”从事茶叶生产多年的茶农郑剑说道。

    “机器换人”尚有提升空间

    走进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安装碾茶、抹茶加工生产线。“这四条碾茶生产线采用的是国际先进设备,现已安装过半,预计明年就能投入使用。”浙江乡雨茶业公司董事长祝凌平表示,现在所投入的4条碾茶生产线和1条抹茶生产线,每天可加工12吨鲜叶,每年可加工抹茶几百吨。而相对于季节性强的碾茶来说,每年可以加工茶叶近百吨,年产值上千万元。

    祝凌平说,未来将重点在增量提质、抓点拓面和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增量提质,即在继续保持茶机装备总量稳中有增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茶机装备更新换代,重点改良茶叶品种,在茶园里搭建棚架来提升茶叶品质。抓点拓面,即深入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加快打造一批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科技创新,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产学研推协同创新,进一步推进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标准茶园建设,不断研发创新适应当地茶产业发展需求实际的茶机装备,加快解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问题。

 (吴丁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