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夜间经济的掘金能力超乎想象
“夜生活”成为都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是典型的“不夜城”。

    “夜间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旅游城市着力开发的新增长点。近期,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地都在加码夜间游项目,打造“不夜城”,拓展有效停留和消费时间,在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开辟景区掘金新平台。

    多地打造“不夜城”

    活色生香的夜经济,成为北京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北京近日推出《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列出13项具体举措。北京将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按照计划,北京到2021年底将打造一批“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具体来看,在前门和大栅栏、三里屯、国贸、五棵松打造首批4个“夜京城”地标,分别围绕古都风貌、活力时尚、高端引领、跨界融合等主题,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经济消费业态,吸引国内外消费者。

    2017年11月,南京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8月,成都市印发《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2018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上海、广州、济南等地也推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

    夜间消费需求旺盛

    夜间消费到哪儿打卡?2019年3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近年来,我国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接受调查的游客中,有过夜游体验的占比92.4%。

    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夜游花费在200-400元和400-600元之间的比重最高,分别为27.9%和27%,600元—800元和200元以下居中,分别占比15.6%和12.1%。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认为,如果一个地区夜间的灯光特别明亮,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的经济非常活跃。当前,很多城市提出发展夜经济,可以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还能带动本地消费。

    但目前来看,夜间游产品在供给上还存在不足,旅游企业的夜游领域投资、产品供给数量和盈利水平等均较白天产品有很大差距。中国旅游研究院对657家旅游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72.99%的旅游企业提供的夜游产品品类在30%以下,79.24%的旅游企业夜游产品收入不足30%,夜游产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夜间消费占整体消费的比例很大,在美国这个比例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而目前我国的夜间消费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待发掘的空间还很大。未来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年轻人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我国夜间经济将会保持继续增长。

    配套服务和文化体验成关键

    夜间经济如何“亮”得久?“发展夜间经济要因地制宜,还要做好规划与规范,很多城市要发展夜间经济,但不同城市特点不同,大中小城市之间也会有差异。”赵萍分析,比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占比非常高,而三四线城市流动人口相对会少一些,因此,产业选择、服务群体有所区别。相关部门在规划、产业定位方面,要进行合理布局,为本地人和游客做好服务,提升消费体验,让夜间经济做大做强。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报告显示,在2300万人口的台湾地区,诚品书店年客流量近1亿人次。自2014年起,以三联韬奋书店为代表的国内24小时书店不断涌现,成为流行文化中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深度文化体验已经成为多元夜游场景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经评论员章弘建议,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书店、茶社、剧院等亮点,形成城市的标签化产品,做好创新,企业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共同助力夜间经济可持续发展;杨宏浩表示,旅游城市要以文化艺术和城市空间为依托,加入沉浸式表演和休闲娱乐的互动,并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体验场景,做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系列产品开发。

(潘福达)

    编后语: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然要为城市文化复兴“出力”。但鉴于夜间经济消费者多为年轻人,传统茶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低。因此,《茶周刊》建议,茶馆经营者要把握“夜经济”蓝海,须以城市文化标签为打造目标,以文化艺术为特色,打造创新茶空间,吸引年轻人消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