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6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南郑州农贸市场:开启果蔬垃圾分类回收


    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农贸市场在全省率先减量果蔬垃圾,推行垃圾分类回收。与居民小区垃圾四分类不同,布置在农贸市场的垃圾回收箱只有两类,即绿色的果蔬垃圾收集箱、黄色的其他垃圾收集箱。根据要求,菜叶子、烂水果等垃圾被扔到绿色箱子里,而塑料袋、包装盒等则被扔到了黄色箱子里。郑州市经开区东盛四大街农贸市场负责人化建川说:“今年4月,我们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目前,大部分商户已能自觉把垃圾分好再投放。”

    “垃圾分类回收前端怎么分类,能否实现长效化,取决于后端处理能力。”经开区明湖办事处、市政办主任扈炎表示,目前农贸市场垃圾分两类回收,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据了解,果蔬垃圾占到生活垃圾总量的25%,而集贸市场的果蔬垃圾占比则高达40%。为解决果蔬垃圾问题,今年4月,明湖办事处投资300万元,建设并运营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0吨的果蔬垃圾处理站,较好地解决了辖区4家集贸市场、2家大型生活卖场果蔬垃圾处理难题。

    在处理站里,有着一套全密闭的处理设施,这套设施包括果蔬垃圾处理设备、除臭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各类设备被曲曲折折的管道连了起来。据工作人员介绍,果蔬垃圾经过自动分拣、破碎、压榨,再利用微生物菌种进行生化分解后,减量率高达85%左右,即1吨果蔬垃圾24小时发酵处理后可生成150公斤左右的生物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同时,压榨出来的污水、排放出来的臭气都有专门设备来净化处理,达到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标准。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非常有必要,垃圾少了,能大大减少填埋和焚烧的垃圾量。”扈炎介绍,有了这套设施,辖区内农贸市场的果蔬垃圾初步实现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此外,郑州市金水区、上街区今年也建设投运了果蔬垃圾处理站,为周边的农贸市场减量处理果蔬垃圾。

(赵力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