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商银行系统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把握“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的市场定位,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回归本源
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结合点
济南市仁风镇西街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瓜生产专业村”,走进西街村,220多个西瓜大棚在道路两侧整齐排布。
西街村的发展成了农商银行与产业升级融合的典型代表。“刚开始规模小,在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才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农商银行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村支书张召文说。
西街村几乎“家家种瓜、家家有棚”,但受到育苗费用、建棚材料成本和人工劳动报酬升高等因素影响,种植成本与日俱增,不少瓜农出现资金缺口。
济阳农商银行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为该村量身制定“农户生产贷”,第一时间满足瓜农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西街村324户村民全部建立信用档案,该行为其中224户签约授信,授信额度超过1700万元。
农商银行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则帮助五莲县窦家台子村如虎添翼。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一直以种植林果为主业,收入有限。后来,村里发展采摘游和农家乐,前期建设资金却成了拦路虎。
该村党支部书记韩玉高找到五莲农商银行寻求信贷支持,当天客户经理就到了村里,第二天贷款就有了结果。更让韩玉高没有想到的是,该行对相关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并对全村75户村民进行信用评定,根据信用状况综合授信,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窦家台子村的乡村旅游很快形成规模,2018年全村收入达700余万元,人均3万多元。
今年以来,山东农商银行系统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支持产业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加大支农信贷投放,融入乡村振兴工作,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类贷款余额2126亿元,增幅达9.3%。
提质增效
把握服务乡村振兴基准线
“没想到贷款一天就办好了,这20万元真是及时雨。”枳沟镇北杏社区村民封波成了诸城农商银行“信贷3S”服务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几年前,在外面跑运输的封波回到村里从事草莓种植,为了扩大规模,他向该行申请贷款,客户经理考察后为其办理了“家庭亲情贷”。今年以来,该行推行“快捷信贷(Speedy)、阳光信贷(Sunny)、普惠信贷(Saturated)”模式,限时办贷,梳理明确各流程环节,将办贷时限细化到分钟,让支农信贷可得、快得、易得。
服务乡村振兴,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
眼下,五莲县常林子村200亩猕猴桃长势喜人,丰产期每亩可产猕猴桃5000-6000斤,每年为种植户增收5万元。而几年前,该村200多户还停留在传统种植上。叩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玉斌深有感触,“农商银行给我们找路子、办项目、做实事,我们村现在这么好真是多亏了农商银行!”
2018年,山东省联社日照办事处与五莲县人民政府签订服务乡村振兴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后,该行深入基层一线调查分析研究,探索支持乡村振兴的方法和举措。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决定发展适合当地种植的猕猴桃特色产业。
但是,一开始并不顺利,老百姓一方面担心猕猴桃在当地不适应,另一方面对猕猴桃能够带来的收益表示怀疑。为此,该行带领村里能人和党员赴淄博参观,村民大受鼓舞,纷纷加入。该行第一时间给予资金支持,授信85户400多万元。
53岁的杜光全今年不再外出打工,在家和妻子种植4亩猕猴桃。一个月前,他从五莲农商银行获得5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喷灌水泵。“杠好!农商银行实实在在给我们想门路,帮助我们致富。”杜光全一边浇地,一边用浓重的日照方言表达他的感激。
山东省联社研究制定了《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操作方案》,为全省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全省110家农商银行全部与县(区)级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选拔优秀干部职工3841人,分别挂职乡(镇)副乡(镇)长、街道办副主任、村主任助理,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经济发展。
增户扩面
确保服务乡村振兴覆盖面
“以后买肥料,再也用不着东拼西凑了!”5月22日,烟台市莱山区车家疃村村民车培广因为信用状况良好,被烟台农商银行授信3万元。今后,他无需抵押和担保,通过手机操作便可完成额度内贷款办理。
当日,烟台农商银行莱山区支行在车家疃村举行“阳光信用示范村”挂牌仪式,该村整村授信工作正式启动。活动现场该行为车家疃村的41名村民建立授信档案,并为信用状况良好的27户现场授信。
在山东潍坊各个乡镇村庄,“一张网格图、一个微信群、一组服务公示牌、一个村级评议小组、一堂农金夜校、一张验收评价表、一张营销进度表”的“七个一”工作规范正成为整村授信的一道亮丽风景。
潍坊市联社根据村庄建档面、授信面、签约面和用信面4个维度,创造性地提出衡量“整村授信”完成情况和信贷可得性的“普惠金融指数”,各村信息采集、授信和用信情况被实时动态传递到后台系统内,实现整村授信验收标准和评价结果的标准化、可量化和统一化。
这些画面,都是全省农商银行系统整村授信和信用工程建设的真实写照。
今年2月,山东省联社印发《关于制定信用工程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采取“集中评定、批量营销、整村授信”方式,开展乡村信用工程,推行“阳光信贷”“廉洁信贷”,扩大信贷支持覆盖面。山东省110家农商银行3年内规划建设信用乡镇1292个、信用村(社区)59250个、评定信用户895.36万户,其中2019年规划建设信用乡镇398个、信用村(社区)22279个、评定信用户384.71万户。
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推进建档评级707.81万户,授信258.5万户;农户贷款余额3122亿元,支持全省138万农户,占全省银行机构支持总数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