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筑底,各行业竞争重心从一二线城市向县域“三农”市场转变的战略机遇期,农商银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体制灵活、决策链短、“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从创新、服务处着手,从管理、文化处点题,聚合“四力”,扎扎实实地将“互联网+”战略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战略等深度融合,做好融合大文章,才能在银行金融业二次竞争的大潮中实现“弯道超越”。
构建“互联网+平台” 发挥创新驱动力
按照“平台搭建、系统配套”原则,实现金融科技与资金组织、信贷投放、电子银行等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以高效便捷、贴心惠民的平台为基准,不断升级优化系统功能,持续丰富应用场景,全面落实“平台硬核、系统软核”的配套使用,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力。
构建“贴心管家”资金组织平台。借助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成熟化电银产品,无缝切入“薪管家”“利万家”等资金组织模块,充分发挥靠档计息、利随期走等个性化吸储揽存优势,搭建起“贴心管家”储蓄科技平台。在平台功能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开发运用个人账户互转、定活互转、大额存单等模块,为客户提供贴心的现代金融新体验。
构建“智能网贷”信贷投放平台。加强对客户信用、消费、资金等行内大数据的采集,结合政务、商务、民生等外部数据的引用,持续丰富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按照“点式对接、线式聚焦、面式发散”的原则,创新推出基于小额信用贷款模式为基础的全流程线上数字化一键式快捷信贷投放平台——“金农易贷”快贷系统。
构建“场景切换”电子银行平台。加快应用场景平台开发步伐,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和特点,相继推出“社区e银行”“金农信e付”等功能齐全、简洁方便的电子银行新平台。持续优化“社区e银行”的本地商圈、精品预售、名优展示和积分兑换等四大模块,不断升级“金农信e付”的聚码支付功能,实现了微信、支付宝、银联和手机银行二维码的“四码支付”合一,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了随心、随时、随地消费支付的现代金融服务。
落实“互联网+普惠” 激发服务向心力
打造“智慧银行”。结合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实现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金融科技的有机结合,以“智慧银行”为全行“互联网+”普惠战略的重要抓手,逐步将43家支行分类打造成旗舰型、标准型和简约型等“金农信e家”现代网点;在营业大厅内统一购置摆放金农惠民宝、自助填单机、客户排号机、自助网银登录机等最新设备,为客户带来自助、智能、智慧的全新感受和体验;对全县的离行式银行进行升级改造,更换增设了ATM、CDM和CRS等自助机具,努力构建了方便快捷、质优互惠的现代金融服务生态圈,实现了金融服务模式的革新。
打造“智能银行”。对支行网点的路由器进行升级更换,提升了网络速度,扩大了信号辐射范围,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为客户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全面实现“金农e助手”的广泛布局,借助流动银行服务车的移动便捷服务优势,为交通不便、时间冲突和身体不方便的单位、个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在增强基础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对全行金农便民宝、智能POS等金融自助终端工具进行跨平台升级,开通了存、取、转、跨行业务、查询业务等8种基础金融业务,实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水电气费、话费充值4种缴费功能;充分整合益农信息资源,打造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生活化服务体系,通过“买、卖、推、缴、代、取”六大业务,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在“金农信e家”能享受到更多元、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
打造“普惠银行”。积极贯彻“极致生活、极简金融”的普惠新理念,针对县域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金融消费模式,提供“浸润式”服务,有效实现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的深层次融合。
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时间限制,持续完善“晚间网点”功能,扩大需求客户群的范围,满足更多人的夜间金融服务需求;精选小区集中、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立“社区银行”,为广大小区客户提供便民惠民的现代普惠金融服务。
践行“互联网+战略” 提升管理扭矩力
提升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科学谋划,按照“长短期错配”原则,制定电子银行业务长期战略和短期规划;厘清电银业务管理模糊、职责不清的现状,有效扭转全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重量不重质、重营销不重维护的错误理念,建立起统筹兼顾、期限合理、职责明确、边界清晰的管理体系,真正构建起“前台营销攻关、中台培训辅导、后台督导维护”的现代电子银行管理平台。
压缩管理层级。打通总行与基层支行管理“梗阻”的现象,借助科技手段,发挥系统优势,构建扁平化、专业化、流程化的管理新格局;积极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全县43家支行按照东西南北划分成四个区域,择中确定“牵头支行”,不定期召开电子银行业务交流推进会,互通有无,抱团发展;推行包片包点督导调度制度,实现任务分配差异化,定期开展“春天行动”“百日竞赛”等活动,实行流动红黄旗授旗仪式,激发全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全行手机银行、社区信e付、杜鹃信用卡、高速ETC和“金农信e付”等主打电子银行产品实行“四单”管理,即单设计划、单投资金、单独考核和单行督导,推动全行电子银行产品快速发展。
搭建管理架构。按照“管理分级、客户分层”的原则,实施营销人员等级管理、客户关系分层维护,充分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科技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全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深层次潜力。
发挥前台管营销优势。充分发挥全行人缘地缘情缘亲缘“四缘”优势,利用宗族血亲和亲朋好友的关系,实施“一连百、百联千”的营销策略,采取“两扫五进”“三包两拓”的外拓营销方式,逐步增强农村聚居区、乡镇社区居民和城乡商户对全行电子银行产品的黏性。
提升中台管辅导效率。全面推行驻行辅导制,实行中台部门人员驻行辅导、先进支行上门集训等制度,破解支行电银业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实现全行业务均衡稳健有序发展。
丰富后台管维护功能。实施客户定期回访制度,根据客户消费金额、资金交易流水等大数据,梳理确定客户层级,以电话反馈为主,结合上门回访,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充分发挥966669服务热线电话的作用,引导客户多渠道解决服务问题。
打造“互联网+口碑” 激活文化凝聚力
实现银商“互联网+”深度融合。以“银企合作、银商共赢”为主题,以商贸公司、个体经营户为营销目标,通过圈商户、圈商圈的方式,为七彩世界等商业综合体开发MIS收单系统,将收单系统与手机银行、POS机、社区e银行商户、易贷卡、信用卡五大产品进行组合营销,满足商户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客户无现金闭环交易。
实现银客“互联网+”深度融合。围绕“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针对全县人民的生活需求,持续深化银行科技工具在民生工程等项目上的切入力度,实现银民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与交警、供电、供水和通讯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在开办代收代缴交通罚没款、代收电费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代收水费、燃气费、电视电话费、手机费等业务,拓宽资金运营渠道;密切与县公交公司合作,充分激活“金农信e付”聚合支付功能,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一码支付、无零支付”的新体验。
实现银政“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践行农商银行“普惠城乡”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承办社保卡、地亩补贴、新农保等业务,开发“银医通”、银卫直联系统,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新服务;坚持农村市场定位,不断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攻关力度,与县人社局和县乡财政所密切配合,争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涉农资金、新农保、新农合等补贴款项的代理发放权限,以及村级集中结算和支取业务,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