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角落里的香椿树开始发芽了,整个小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我满心欢喜,期待中的美食就要登场了。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切碎了和着鸡蛋,抹上花生油儿摊熟,松软可口的“椿芽儿饼”称得上是乡野美味。记得小时候,爷爷也会把椿芽直接切碎凉拌,成了一道爽口的开胃小菜。
老家的院子里也有两棵香椿树,那是爷爷亲自栽下的。每年香椿发芽的时候,爷爷就会拿上自制的工具去采摘椿芽儿。爷爷站在树下,扬着头,眯着眼,举着竿儿,稳稳地勾住一束,轻轻往下一拉香椿芽就掉了下来。我总爱跟着爷爷,提上小篮子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过去捡起来放进篮子里。爷爷看着我,笑呵呵地说:“妞儿慢点儿。”奶奶会把没吃完的椿芽儿择洗干净,用盐腌上,卷上煎饼可以吃一整个冬天。
我最喜欢的还是“椿芽炒鸡蛋”。香椿洗干净了热水里焯一下,捞出来切碎,鸡蛋打入碗里,倒进香椿碎拌匀,热油倒入,“刺啦”一声,满屋子的香味,鸡蛋的松软融合椿芽的香脆,在舌尖留下无尽回味。
吃香椿有诸多好处,椿芽儿营养丰富,是食疗佳品。它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真是口福、健康两不耽误。听爷爷讲,他们小的时候,物资贫乏常年吃不饱,挨过了冬天,就馋着吃椿芽儿、榆钱儿、洋槐花,那是一种对生活的希望。每年香椿树发新芽,都给贫苦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芳香。
吃完了香椿,夏天也就到了。晚上,在香椿树下放个躺椅,蒲扇子慢悠悠地扇着,我坐在爷爷身边听着以前的故事。月光从香椿树摇曳的密叶缝隙间泻落,碎在了爷爷身上,也碎了一地。当香椿树掉下最后一片落叶的时候,已是秋深冬初。挺拔的树干,光秃的枝条,像极了乡野间赤膊的壮汉,整个冬天,它就那样挺立着,蓄积着一种力量,等待春暖发芽。
来到武陟农商银行工作也快四年了,趁着清明节放假,我回到了洛阳老家。老宅院子里的香椿依然每年长出嫩嫩的芽儿,如今只剩下了孤独的一株。我站在树下,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举着竿儿采椿芽的爷爷的身影。四季变换,香椿树始终慈爱忠厚地守护着我,我突然觉得,爷爷像那株香椿树,香椿树就像爷爷,让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充满希望。
香椿是一道美食,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对爷爷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