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4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与世界携手共赢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

    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茶叶行业在生产、质量、文化、消费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茶叶进出口贸易总体稳中有进,规模连续创历史新高。2018年,中国茶业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更开阔的胸怀融入世界茶业,贸易交流合作也更加紧密。贸易情况具体如下:

    一、出口态势平稳向好,量价再上新台阶

    根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36.5万吨,同比上升2.7%,金额17.8亿美元(1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0.5%。

    从出口种类看,绿茶出口依然强劲,出口30.3万吨,同比增长3%,出口金额12.2亿美元,同比增长7.9%。绿茶出口量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83%,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额69%。乌龙茶和花茶出口增势喜人,分别出口1.9万吨和6917吨,同比上升17.2%和12.2%。普洱茶出口止跌回升,数量2970吨,同比上升9.3%。红茶是第二大出口茶类,出口量为3.3万吨,与去年同比下降7.2%。

    从出口地区看,非洲和亚洲仍是中国茶叶出口最重要的市场。其中,对非出口20万吨,同比上升3.3%,占出口总量55%;对亚出口9.8万吨,同比增长3.1%,占出口总量26.9%。中国倡议并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机遇,茶叶贸易量逐年增加,2018年出口9万吨,同比增长2.1%。对东盟国家出口1.8万吨,同比上升10.8%。对欧盟出口2.9万吨。

    从出口价格上看,受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除普洱茶外,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的出口均价均不同程度提高,拉动茶叶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我国28个出口省(市)出口茶叶,茶叶出口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浙江、安徽、湖南、福建、江西,该5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82.7%。

    茶叶出口稳定増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茶叶安全质量不断提升,为茶叶扩大出口夯实了基础。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各产区加快实施绿色生产模式,积极创建高标准生态茶园。从茶叶生产、加工到商品茶包装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问题都作为重点问题在抓。茶叶卫生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进口商和消费者的信心上涨。二是国际市场茶叶消费进一步多元化。尽管世界茶叶消费品类中,红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消费者对绿茶、特色保健茶等功效的认知不断提高,近年来以绿茶为主的消费升温,贸易量持续增长。

    二、茶叶进口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2018年,中国进口茶叶量为3.55万吨,同比增长19.1%,进口额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2014-2018年茶叶进口量复合增长率为7.2%,进口金额复合增长率达12.7%。

    进口茶叶以红茶为主,达3万吨,同比增长16%,占进口总量83.3%,进口金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2014-2018年红茶进口量复合增长率为14.6%,进口金额复合增长率为14.4%。其次是绿茶和乌龙茶,进口量分别为3142吨和2308吨,各占进口总量的8.7%和6.5%。

    斯里兰卡是最大的红茶来源国,占进口红茶总量36.7%,其次是印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进口绿茶、乌龙茶主要来自于中国台湾省。

    茶叶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由于中国市场消费升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口味来迎合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以红茶为原料调制的各种茶饮料和袋泡茶受到人们的欢迎,随之对外国红茶的需求不断上涨。

    三、今年形势展望

    茶叶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今年将呈现的四个主要趋势:

    一是各国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认识,对茶叶健康属性的了解,带动了对茶叶的喜爱,茶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二是茶叶从业人员通过科技和创新,使茶叶品质不断提高,品种不断丰富,茶叶的多重内涵得以充分发挥,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三是茶叶自身蕴含的魅力吸引和连结了亲朋好友,人们以茶论道、以茶会友,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各国不同的茶文化交流融合,更加带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

    四、市场更加包容开放,贸易壁垒也将逐步减少,贸易合作更加顺畅

    茶叶产业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一是要继续提振消费,掌握年轻消费者的心理,使之喜爱茶、常喝茶;二是要更好地体现茶叶价值,让消费者更易接受和信赖;三是要更加科学规范地使用农药和生物农药,保障茶叶安全生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