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建比较优势!探寻回归本源现实路径


    2019年2月22日-23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金商学院主办,河南新郑农商银行承办的“中国农金商学院深度探访系列活动(新郑站)”在河南省新郑市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再出发!回归本源的现实路径”为主题,以卓有成效标杆实践者为感召,以经受考验先进经验为引领,通过趋势分析、案例剖析、主题分享、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知行合一,开启战略思路,传播实战经验,为农信社系统提供实战化、落地式工具指南。

    来自中华合作时报社、浙江德清农商银行、广东博罗农商银行、河南新郑农商银行、天维信息、上海惜才、北京乾元大通的9位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专家讲师,与来自全国17个省份、130家农村金融机构的360余位董事长、行长等高管,分享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嘉宾致辞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  关奇峰:

    河南农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柱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关奇峰在致辞中指出,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河南农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柱。

    他介绍,近年来,河南农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支农支小支微、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支持民营企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1月末,全省农信系统共有106家农商银行、33家农信联社,5200个机构网点、5.6万名在岗员工,资产总额1.6万亿元,存款余额1.3万亿元,贷款余额8259亿元。存贷款余额、新增额及市场份额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涉农贷款占比、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均居全国农合机构前列。

    他强调,新郑农商银行是河南农信系统首家完成“银行化”改革的法人机构,也是全国标杆银行之一。近年来,该行作为全省农信系统深化改革的先行者、业务发展的引领者、创新转型的探路者,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农信系统前列,在省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他希望,此次探访活动走进河南新郑,能够给新郑农商银行乃至河南农信的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嘉宾致辞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主编  刘小萃:

    “常识”是农商银行必须恪守的生命法则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主编刘小萃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困难与挑战,农商银行要“停下来、静下心、去反思”,恪守常识和戒律这两大生命法则,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服务、合规经营。

    她强调,在这个看似很不一样的2019,农商银行要做的,就是“恪守常识”。因为,常识是人们世世代代历经考验的生命法则,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她坚信,今天农商银行所遭遇的种种艰难处境,绝不会将农商银行引向黑暗,而是要以一种刻骨铭心的警醒,引领农商银行走向更光明的未来,激励农商银行演绎出一个个绝地反击的精彩故事。

    嘉宾致辞

    新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智明:

    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向小向实,谱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

    新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智明在致辞中表示,新郑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新郑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金融的催化和助推。

    他指出,当前,新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农村金融机构更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只有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向小向实、稳扎稳打,才能谱写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光荣使命。

    嘉宾致辞

    新郑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文明:

    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守拙创新、共创未来

    新郑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文明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商业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如何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监管环境、体制机制环境中探寻一条“活在当下”的发展之路?他给出了四个关键词,即,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守拙创新、共创未来。同时强调,第一,要不忘初心,回归本源,坚守定位,做实主业;第二,要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第三,打造企业自身的差异化变得尤为重要;第四,要建设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的、良好积极向上向善的企业文化;第五,要全面颠覆旧观念,创立新思维、融入新理念、建立新机制;第六,强学力行,方能开创未来。 


    战略解读

    中华合作时报首席研究员  张永乐:

    警惕能力丧失,重建农信优势

    中华合作时报首席研究员张永乐,讲授了《回归基本面:农信社系统新挑战》。2016年以来,每年他都会结合农信社系统实际,提出年度关键词,警示业界。今年,他提出的关键词是“能力”。 

    在深入一线调查后,张永乐发现,农信社系统一些行社的“能力”,正在加快丧失,回归本源新政之下,务实地加强能力建设、重建农信优势,成为新挑战。结合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真实案例,张永乐从“怎么看”和“怎么办”两个层面,提出了面对新挑战的理念和策略,包括:领导的3个真相和6个要点、生态的3大要害和1大痛点、品牌的1个核心和1个关键。

    他特别指出:被无限夸大的大行思维、金融科技和洋经验,根本解决不了农信根本问题。农信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的农信本身,已经全部解决了,只是解决方法散落在各地。为此,他倡导业内杜绝空谈务虚之风,开展真实有效的对标学习,以用为本,实用主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地制宜。广泛借鉴一切被实践证明真正有用、适用、好用、够用的方法,管它是土是洋、是大是小、是叫“大数据”还是叫“大熊猫”。


    策略分享

    天维信息董事长  丁家奎:

    农商银行绩效管理展现七大新趋势

    天维信息董事长丁家奎,发布了《2018-2019年中国银行业绩效管理发展趋势报告》。

    他指出,绩效考核是农商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和战略落地的重要工具。当前,部分农商银行实现了精细化考核,但大部分农商银行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全面绩效管理、战略绩效管理。

    结合调查结果,丁家奎指出,2018年-2019年,农商银行绩效管理展现出7大新趋势:推动银行差异化定位;推动网点转型;从规模导向转向高质量发展;从考核系统建设转变为绩效管理能力提升;越来越重视绩效文化建设;银行资源向专业人才和关键人才倾斜;绩效管理移动化。

    上海惜才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怡冰:

    整村授信,激活乡村金融市场

    上海惜才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怡冰,讲授了《做实“乡村金融”——“整村授信”的农商银行实践》。

    她把如何做农村金融划分为三部曲:授信、帮扶、共享。

    对于整村授信,陈怡冰认为,是指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授信,实现居民方便快捷用信,及时满足乡村居民资金需求。在授信的过程中通过交叉销售来达到批量获客并提高营销效能的目的。其本质,是激活乡村的金融市场,将零售业务批发做、对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所谓帮扶,则是对村子特色进行发掘,指导和帮助其把握和拓展商机。

    结合实操案例,她指出,随着授信、帮扶成果的展现,银行也会随之进入第三步“共享”——对接资源、提升威望,实现银行所追求的经济效益。

    北京乾元大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贤笑:

    数字化转型是战略转型,不是技术转型

    北京乾元大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贤笑,讲授了《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建设路径解析》。

    他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指用数字化的手段推动业务战略的转型,是指一个战略,而非一项技术、一个执行工具的转型。

    他强调,农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坦途,推进过程中应秉持三个原则:其一,业务战略梳理原则,即,要先梳理自己的业务战略,包括,认真分析客户战略、产品战略、竞争对手。其二,先易后难的推进原则。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从技术难易、人才培养的难易程度考虑,先易后难地推进。其三,与省联社分工、协作的原则。包括要依托省联社现有的核心系统及IT设施,认真规划农商行本地化、个性化、数字化工程。


    实战对策

    浙江德清农商银行董事长  施贤军:

    庞大数据资源蕴藏着无限未来

    浙江德清农商银行董事长施贤军,讲授了《数据即是资源!农商银行的“数据化转型”》。

    施贤军介绍,自2016年起,该行坚持“增收入、降成本、控风险”的经营方针,树立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思维,强化数据收集,加强数据分析,深化数字应用,全面开展数字化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建设。目前已正式将数据挖掘运用到客户维护、服务转型和风险防控等方面,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过度,为客户打造全新的服务体验。

    他认为,未来的数字化银行建设,将是一方面优化客户体验,一方面支持产能提升,实现客户驱动下的最佳体验型数字化银行。

    广东博罗农商银行董事长  赵爱雄:

    杜绝“两张皮”现象!让党建成为有效管理手段之一

    广东博罗农商银行董事长赵爱雄,讲授了《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我们怎样抓党建?我们需要怎样的党建?》

    赵爱雄认为,应当用农信优秀的集体主义传统,把党建与企业文化发展、业务发展结合起来,让党建成为农商银行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他介绍,该行将各部门、各支行转变为党支部战斗堡垒,明确提出“党员是火种,支部是战斗堡垒,基层金融服务就是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的党建理念,全力推进“一结合,两中心”建设,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业务经营注入“灵魂”,给党建工作添加持久生命力和活力。

    在诸多实践中,该行一大特色化做法,是创立了“荣誉勋章体系”,成为除绩效考核之外,激励、带动员工积极性的又一种促进力量。 

    新郑农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范蕾:

    对银行影响长远且深刻的,必须是内生的企业文化

    新郑农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范蕾,讲授了《速度制胜  文化修远——新郑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简介》。

    范蕾认为,企业文化对农商银行的影响是长远且深刻的。但前提,必须是内生的,而非花钱请第三方公司打造的企业文化。

    她介绍,该行自2004年起,才踏上向现代银行转型改革的道路。但至2015年,便创下了业务增长20倍的奇迹。截至2018年底,全行总资产330亿元,存款余额270亿元,贷款140亿元。

    她指出,该行一直注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从2011年至今,全行社会公益支出超过3000万元。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认可。

    相知相伴,根系百年。范蕾指出,在三年发展规划中,该行放弃了速度和规模的情结,把转型发展放到了前面,希望能沿着农商银行、标杆银行、双一流银行和百年银行的路径发展。

    新郑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  尹增伟:

    以省级科技建设为依托,积极落地应用

    新郑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尹增伟,讲授了《新郑农商银行数字化建设中信贷转型的探索与应用》。

    他介绍,该行主要依托省联社的科技系统建设,一方面,大力嫁接应用省联社建设项目,提升自身的管理效能和风控能力,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效率;一方面,进行个性化系统建设。

    在积极落地应用方面,该行成果显著:自主研发线上“场景金融系统”——轩辕e融;前台柜面智能化方面,成功上线电子验钞系统;渠道业务智能化方面,对辖内66台自助设备完成刷脸取款改造;智能化沟通交流方面,上线“在线反馈”平台;上线了电商平台、财政国库支付电子化等多项银企直连平台系统;推出“轩辕e码”,并实现了轩辕e融、手机银行、金燕e融和新郑农商公众号“四码合一”。

    新郑农商银行行政办公室  华诗梦:

    党建工作需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新郑农商银行行政办公室华诗梦,讲授了《智慧党建创新引领  从严治党再添利器》。

    五年来,该行坚持“四个意识”,紧跟党中央步伐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先后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激发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强大的动力。

    2018年,该行下大力气着手建设了智慧党建。目前,该行智慧党建系统全部正式启动,160余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等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真真正正实现了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把党建抓在手上,逐步建设成为活力党建、信息党建、智慧党建和阳光党建。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