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又到茶叶飘香时

□ 王会光

    清明前后,春暖花开,乍暖还寒,是新茶飘香上市的季节。

    这不,我家巷道对面卖茶叶的高掌柜又忙碌起来,开启了新一年卖茶的“里程碑”。每年这个时节,新茶上市,他家茶叶铺就热闹起来,有上门推销新茶的老板,有因茶美价廉引来的顾客和闻迅赶来的爱茶者……茶者云集,品茶论道,不亦乐乎!我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去感受那份氛围,还拜托笃厚的高掌柜在外地购两斤新茶。

    茶未到,我自感先闻其香了。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觉得“茶香不怕巷子深”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我不太喝茶,自然与“嗜茶如命”还有差距,偶尔业余写作、挑灯夜战时,品点新茶和特色茶。那碧绿的茶水,芳香飘逸,慢慢呷一口,进入五脏六腑,齿颊留香,回味甘甜,情绪飞扬,文思如涌,徜徉其中快活似神仙。

    我不爱喝茶,家里爱喝茶的人多着哩!

    孩子他妈被家里人称为“茶鬼”,她一天不喝茶不行,有时候不喝茶头就痛,说痛就痛,立竿见影,毫不夸张,且茶汁浓为好。爱打麻将的她,不知什么时候调转风向,跟几个闺蜜上茶楼,傍上了“喝茶”,泡上一壶热腾腾香甜可口的新茶,随着那缕缕淡淡的茶香,沉醉其中。我想她们品的不仅是茶,更多的是她们女人的心,相互藏着掖着不易被人察觉和触摸到的私房话,是内心感受、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此时此刻,家长里短、互诉衷肠。在一天忙碌工作之后,休闲之余让心情在那片属于她们的一隅天地里得到释放,该是多么的畅快和惬意啊!

    其实,最喜欢喝茶的,要数我的父亲。他在世的时候,茶水每天至少要喝两热水瓶。那时候,由于兄弟姊妹多,每月只有父亲微薄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重担,父亲不可能喝高档的好茶。依当时家庭条件,这个奢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记得每年新茶上市时,父亲只买几块钱一斤的“灰窝”茶,十多块钱一斤的茶在我家就是“上等”茶了。

    屈指数来,父亲离开我们21年了,他一生操劳,忙忙碌碌,吃了很多苦,我们做儿女的能从他曾经的茶滋味中品出来,在能喝上他心仪可口茶的当下,却告别了人世。我们只有在每年清明祭祖,新茶飘香的季节,对他表达出心中无限的思念和叹息。

    我的岳父以前是烟、酒、茶不分家的高手。如今,年事已高,远离烟酒,嗜茶如命,对茶情有独钟,茶成为他唯一至爱。他在单位、在家及邻里、朋友之间,大家都称他为“大好人”,受人尊敬。我儿子大学毕业工作那年,看外公喜爱喝茶,托在黄山的同学,买了精装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孝敬外公。他老人家喝上这茶,香在嘴里、甜在心里。只要家里来客人就说:“这是我外孙买的。”

    去年春节前夕,岳父千叮咛、万嘱咐:“今年不要再买茶叶了,刚刚出来工作,在外面不容易,自己省吃俭用,买那么贵的茶叶给我!”“外公!您别想那么多,只要你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身体好,那就是我们做晚辈的最大心愿!”腊月二十八,一份精美的祁门红茶出现在岳父面前。我在倾听他对儿子不断的责怪声中,也能感觉到他内心荡漾着开心的涟漪。

    茶,人们不仅离不开它,还是生财的好帮手。

    清明时节,我来到大山深处,满山青翠的茶树,亭亭玉立,羞羞答答,颔首低眉,遍地飘香。我正沉醉其中,一阵“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的歌声,荡着春风吹入耳鼓。循声望去,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桃红柳绿的姑娘们,边唱边表演采茶,一幅美丽山村“采茶图”进入我的眼帘。这些姑娘告诉我,眼前这片茶园,春茶上市高峰期,每天有60至70人摘茶,一天下来,每人平均有过百元收入。这且不算上夏茶和秋茶,你说当地茶农能不高兴吗?满山遍野的茶园,不仅打开了山村脱贫致富的窗户,而且点亮了山乡奔小康的通途。

    茶以载道,品茶论道。人们从喝茶品茶到品人生,那是一种境界,增加了茶的厚度,只要茶不断,编织茶文化的故事就不断,茶故事背后又蕴藏着多少令人难忘的记忆啊!

    春天,在这个新茶飘香的季节,是多么醉人!充盈绿色的茶叶,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每一片茶叶承载着每一个家庭说不完的故事,如一叶方舟,载着千家万户的梦想走向春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