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支持乡村振兴为己任,充分利用地方小微企业优势,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助推“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链发展,辐射带动20余万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
临县是著名的“红枣之乡”,位于北纬37度的黄河沿岸,生长有富硒红枣林。临县联社利用人缘地缘优势,采用“农信社+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全新模式,配合地方红枣加工企业通过枣农土地流转,开发千年古树红枣采摘休闲观光园,利用贫困户利益链接模式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构建利益连接体
辐射带动促脱贫
以山西克虎红枣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运用“碛口红”品牌成立了“临县兴台农牧专业合作社”,参与经营的贫困户每户向农信社贷款5万元合伙、合资,成为合作社员工,参与红枣加工与生产。公司与贫困户、农信社签订三方协议,统一将贷款集中用于生产经营,保证贷款本息如期归还。贫困户除每季度可享受公司转账的1000元经营收益金外,同时领取劳动报酬实现脱贫。通过临县联社扶持,目前该公司建有绿色红枣基地13000亩,核桃基地1000亩,拥有年产2000吨干鲜果加工车间四座(1200平方米)及红枣、香菇保鲜库六座(2000余立方米)。
而对于有枣树的贫困户,该联社积极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给企业的方式,从而获得丰厚收益,以此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在已流转的枣林地中,枣农享有30%的红枣收益权,枣林地的基础建设、管理维护、枣树的修剪、枣林地的施肥和其他各种需要人工的地方,优先选用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进行集中务工操作,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进而形成枣农有利润、有钱挣、能务工的“两有一能”良性互动机制。此举既调动了枣农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目前,经临县联社扶持,已实现贫困户红枣林流转上万亩,带动百余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目标。
打赢红枣保卫战
乡村振兴谋发展
临县联社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及地方“红枣保卫战”的号召,助力地方企业投资数百万元开发千年红枣林集群文化,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生态科教采摘园。
采摘园紧挨碛口国家级旅游景区,面积达500亩,枣树近24000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枣树约400棵。采摘园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谋福”为宗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枣农”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模式。
只要是在临县农信社贷款加入采摘园打工的贫困户,除按日记工,定期结算工资外,还可从游客采摘的红枣中获得30%的分红,使贫困户成为采摘园前期打造、后期壮大过程中,最直接、家门口的受益者。
采摘基地采取多模式的立体经济结构。对园区内枣树进行社会人士认领,认领基金最后返还给贫困户。园区预计年产鲜红枣100万斤左右,每斤5元左右,总销售额约500万元。该产业还可带动民宿度假,开发周边村庄窑洞院落20处60间,每年预计创利130万元,带动其他收入约400万元,年创收突破1000万元。就目前而言,全村在册人口1300余人,每人每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按常驻人口240人算,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不仅带动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也带动了地方更多贫困户脱贫。
该联社扶持的“碛口红”系列红枣、“阳府井”枣饮、枣芽茶、“赵中元”系列枣酒产品已进入全国各大超市,尤其地方贫困户对农信社的扶贫普惠政策满口称赞。该联社以铁血担当践行着助力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诠释了现代化金融企业的魄力与市场站位,为实现深度贫困户脱贫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该联社多次被地方政府,省、市联社授予金融扶贫先进单位、产业扶贫先进单位、“五一劳模”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