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入7000万元新增了一条调理食品生产线,正为流动资金发愁时,农商行3000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关键时刻帮了我们大忙。”江苏扬州天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丛明说这话时,掩盖不住激动心情。
成立于2001年10月的天禾食品坐落在宝应广洋湖镇,主要生产藕制品及销售,在江苏宝应农商银行一路支持下,已成长为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从最初的300万元,到如今的1.3亿元。
宝应县素有“中国荷藕之乡”之称,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居全国第一,支持天禾食品是宝应农商银行支持当地荷藕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该行支持荷藕产业信贷余额达2.8亿元。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宝应农商银行以支持乡村振兴为己任,把“服务农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作为信贷投放目标,通过实施信贷管理转型、营销服务转型、考核管理转型、网点服务转型的四大转型,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持“三农”发展。
阳光宝应:
实现科技支撑
实行“全民授信”
下沉服务,践行普惠金融,做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精品银行是宝应农商银行发展战略方向。
目标方向有了,如何找到“抓手”?
宝应农商银行董事长郑寿霞表示,把“阳光宝应”打造成简便快捷、优质高效、公开透明、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纯线上信用贷款,农户不用抵押担保,就能轻松获得信贷支持。
“传统的‘阳光信贷’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以办贷条件、业务流程、授信结果等公开化为特征的1.0版本,到以产品、流程、问责等标准化为特征的2.0版本,再到以专业化、系列化、自动化等精细管理为特征的3.0版本。”
宝应农商银行行长王波介绍说,该行打造的“阳光宝应”是“阳光信贷”升级版,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四大融合”,即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网络相融合、整村授信与信用体系建设相融合、金融服务与提升百姓美好生活相融合、阳光信贷与普惠金融相融合,实行“全民授信”。
为此,该行对全县农户全面实现电子建档,通过与县金融办及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适时取得了当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中记录的客户家庭基本信息、行为信息、民生信息、社保信息等,并结合多年来自身积累的原始存量数据,运用大数据为客户构建360度精准“画像”,以“阳光宝应”APP为载体,推进阳光信贷科技化、平台化,逐步实现客户信息采集自动化、客户建档全面化、额度测算科学化、预授信结果可用化、贷后检查精准化、季审常态化和年审批量化。
在推行“阳光宝应”中,该行把提质升级的“阳光信贷”融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记者了解到,该行将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与“信用户”评定有机结合,并不断完善守信受益机制,一方面让守信在利率定价中受益,对于守信农户予以让利,发挥利率杠杆的正面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让守信在贷款方式上受益,对评定等级较好或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户,向其发放信用贷款。目前,该行已为全县167941农户建立基础电子档案,实现了领取财政直补农户建档全覆盖;授信农户50971户,授信金额达27亿元。
服务为王:
为客户打造
全方位服务体系
通过“阳光宝应”广泛获客后,如何把全辖的17万户“客户存量”转化为宝应农商银行最大的“发展增量”,该行在服务上做足文章,从营销服务转型、考核管理转型、网点服务转型等方面全面发力。
王波告诉记者,在营销方式上,该行实行“市场细分、管理分层、精准获客”,对农户账户信息进行分类,并提供分层服务:
向一般农户提供小额消费支出为主的普惠性信贷服务;向农村中端客户提供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性服务;向农村高端客户提供集信贷、理财、结算为一体的专业服务,实现信贷服务特色化、精准化。
除了对农户进行细分,开展精准营销外,该行还在事业部内部实行“片区专人负责制”,在不同区域设立服务中心,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开展分类对接:
针对射阳湖镇“智绿鱼光特色小镇”建设,推出“光伏贷”产品,满足了农户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融资需求。
针对曹甸镇“教玩具小镇”建设,推出“双创信用贷”产品,定点培育生产科教玩具小微企业主。
针对氾水镇“电气小镇”建设,推出“安居宝”产品,大大方便了外来务工人员购买集中安置房。
在客户经理考核管理中,宝应农商银行对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和50万元以下个人客户实行单价倾斜。同时,制定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管理办法,建立责任“负面清单”,明确对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要求。
为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缩短服务“时空差”,该行不断优化渠道建设,围绕“线上”和“线下”同步发力,实行网点服务转型。
王波介绍说,该行在物理网点上已形成了综合性网点、智慧性网点、有人驻守自助的社区网点等多种类型,突出农商银行的品牌形象和“便民化”功能。对于综合性网点,着重巩固厅堂营销专业化转型成果,构建以支行行长为中心、内外勤通力协作的网点服务标准化体系。
在物理网点设置上,该行还推动服务渠道不断下沉、延伸,在以“设备智能化、功能便捷化”标配网点服务硬件设施基础上,对现有离行式自助网点、警银亭、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等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在全县设立273个“村村通”助农服务点,遴选出225个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行在线上也同步发力,推广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云闪付业务,不断提升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EPOS为代表的电子银行服务体验,为客户建立了畅通的移动支付渠道。
截至目前,该行已发展收单商户1500户,交易量达7.47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