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推动出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中央企业开展督察,力争4年内完成全覆盖及“回头看”。
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将更加突出。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贯彻落实好土壤污染防治法。认真做好农用地详查成果集成,积极稳妥推进企业用地调查。深入推进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和试点。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深化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进口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开展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推进地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严重违法行为、“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强化监督。系统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支撑保障能力,开展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能力建设,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李干杰表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将统筹安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严重违法行为、“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强化监督。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做好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领域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