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汇聚点滴 普惠城乡
浙江省农信社存款规模在全省银行业率先超2万亿元
□ 陈晓慧

    66年点滴汇聚,今朝喷涌普惠浙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带领全省农信系统坚持“把服务挺在最前面”,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造福民生、发展经济为己任,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网点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银行机构,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和普惠金融领导者。全省农信系统存款规模从2012年末的1万亿元到目前的2万亿元,6年时间实现翻番。

    截至目前,浙江农信存款余额达20350亿元,超过全省总量六分之一,连续8年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农信中位居第三;贷款余额13812亿元,比年初新增1721亿元,增量、增速均创5年来新高。

    全力以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前超额实现服务全省乡村振兴“五万工程”年度目标。在多年来致力于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2018年浙江省联社组织全省农信系统全力以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年初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浙江省联社向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作出了5年新增5000亿贷款服务乡村振兴的郑重承诺。一年来,全省农信系统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程作为普惠金融“一号工程”,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发挥决策链短、机制灵活、信息对称的优势,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金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加大信贷投入。同时,浙江农信立足社区银行定位,积极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连续10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累计为超过1100万户家庭建立普惠档案,覆盖全省66%以上家庭;与近490万户家庭签订小额贷款合约,农民等个人贷款户数超过300万户,为发展普惠金融和服务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持续跟踪的“全周期”金融服务。几十年如一日,浙江农信始终坚守“做小做散”的经营定位,坚持做民营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积极探索创新、主动作为,着力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世界性难题,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不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浙江农信承担了全省近四分之一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今年以来累计向民营小微企业让利超过6亿元。截至目前,浙江农信支持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企业达62.49万户,比年初新增10.06万户,贷款余额8088.91亿元,占全省银行业民营企业贷款的22.9%,比年初新增834.15亿元。同时,浙江省联社自觉扛起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持续跟踪民营企业客户,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提供不间断的“全周期”金融服务,做企业发展路上的“定心丸”、危难之时的“救心丸”,实现了农信社与民营企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坏。

    主动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线打通超百项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引领下,浙江省联社充分发挥全省农信系统近4200多家营业网点(占全省银行业三分之一)、1万多家丰收驿站和2万多个村级便民服务点等遍布全省城乡的服务网络优势,主动谋求和深化银政合作,全面打通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最后一公里的基础渠道。2016年底,浙江农信在台州、丽水等地试点,紧密围绕“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政策目标,探索在营业网点深度代办部分政务公共服务,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好评欢迎。2018年以来,浙江农信将这项工作全面推开,主动与社保、工商、公积金、公安、民政、国土、税务、房管等政府部门合作,承接代办115项、近5000万笔政务公共服务,在多个服务领域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就近跑一次”再到“一次不用跑”的升级,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浙江农信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依托公积金等大数据,创新推出纯线上贷款“浙里贷”,实现贷款全流程掌上办理。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浙江省联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长期坚持做小做散,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提高风险防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大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处置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在具体工作中,浙江省联社高度重视风险背后人的因素,加大对违纪违规人员特别是行社高管的问责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系统不良贷款率仅1.24%,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优于全省银行业平均水平,是全国农信系统中唯一不良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的省级农信系统,资产质量真实,风险可控,为浙江省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