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福泉农商银行持续做好“支农支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动摇,通过五大举措,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推进转型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
变党建优势为业务优势
该行树立“抓党建、促经营”的核心发展战略思想,为推动农商行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政治保障,不断提升内生动力、竞争力和创新发展力。
该行通过按季对党支部开展党建考核,与业务发展绩效挂钩,给党建发展提供动力,不断促进党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调研实践,通过党委班子、党支部、网点建立起通畅的交流沟通渠道,做好上传下达,做通思想交流,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提升党建生命力和活力,让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服务业务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
变机制优势为转型优势
该行对基层网点结合业务、区位实际,开展分类考核,以“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机制为抓手,把网点分为城区网点、城乡结合网点、纯农业乡镇网点三类,以考核为指挥棒,打造网点经营特色,提升网点经营活力,让考核进一步做到公平公正,提高干部员工干事创业动力;同时加大制度规章流程的梳理,充分发挥监督预警系统的功能效用,加大督查力度,让干部员工业务开展、行为举止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断向经营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发展,把机制优势转变为转型优势。
加强服务建设
变经营优势为竞争优势
为持续提升福泉农商银行“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优势,该行从四个方面入手,大力加强服务建设,把经营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一是持续深化标准化服务建设,让服务有流程、有标准、有提升;二是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员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大电子银行和电子机具的推广,用电子银行和机具分流客户,增强客户自主选择性,提升客户自主性;四是加强产品创新的运用,通过“福居贷”“随薪贷”等产品的大力推广,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增强客户服务体验。
加强品牌建设
变品牌优势为获客优势
该行持续打造贵州农信“五张名片”和农村金融致富学校。一是继续做好“星级村村通”的打造,通过对“村村通”的升级,为村组、社区提供更便捷全面的优质服务;二是灵活使用移动服务柜台,有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通过对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单位、信用商圈、信用社区的创建维护,以零不良村组到零不良网点的升级为契机,对信用环境土壤重新洗礼,持续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四是让金融夜校持续成为农商银行向老百姓普及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政策的好平台;五是通过加强对外出农民工的联系,到泉州等地开展农民工金融服务,扩大服务广度和深度;六是持续探索农村金融致富学校建设,让金融服务从“融资”到“融智、融志”。
截至2018年末,该行共创建致富学校5所,教育实践基地20个,服务5000余人次,提供信贷支持1.6亿元。
紧跟政策导向
变政策优势为发展优势
2018年,该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不动摇。一是通过“特惠贷”“支农再贷款”,有效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二是加大对农村新型四类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助推农村产业经济变革;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信贷资金倾斜、政策优惠倾斜,直销再贷款的投放,有力解决地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全年通过“春风行动”等活动做到每阶段有业务发展重点,每阶段发展聚合成整体的转型发展。
截至2018年末,该行存款61.53亿元,较年初上升5.95亿元;贷款54.75亿元,较年初上升5.6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21亿元,不良率4.06%,拨备覆盖率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