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市场时,你就会发现,能否说出自己产品的差异化,能否让用户说出选择你而不是选择他人的理由,对企业的存续至关重要。
以手机行业为例,在苹果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下,OPPO 手机的差异化是“拍照很好的手机”,Vivo 手机的差异化是“音乐手机”,金立手机是“超级续航手机”,小米手机是“性价比很高的手机”,而华为手机说自己是“商务手机”。
其实,所谓的差异化定位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叛逆的态度,并不是说凡事都要逆势而为才能够取得成功。
对于我而言,成功的定位营销是要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在一片没有人经过的荒野中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这也正是分众传媒的理念和存在的意义。在中国商业这片日益激烈的战场上,只有时刻保持创新的思维,才能生存下去。比如,在其他人都将全部精力放在内容上时,我们却选择了做渠道。这不是孤注一掷的莽夫行为,而是深思熟虑的创新想法,后续的结果也证明了当年决定的正确。
在分众人眼中,如果说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打广告,能够让10亿人看3遍,那我们想做的就是让1亿人看30遍。而独辟蹊径的是广告业主非常在意的广告点:地理位置。
一旦说起这个话题,仿佛户外广告就必须在上海徐家汇、北京国贸等繁华商业区占据最显著的位置。但是,当我们在2002年想去做户外广告的时候才发现,徐家汇的广告已经被塞满了,那些黄金位置早就已经被别人占据了,这让我们看上去无路可走。这时,我们自然又想到了“与显而易见的真理反向走”这句话。
我们不再坐在那里去观察一个地理位置的好坏,即放弃了从地理位置解决问题,而选择了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因为所有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轨迹,所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和轨迹,让广告和人们频繁相遇。于是,电梯的创意诞生了。
分众上下一致认为找到了一个核心场景,这个核心场景每个人都必须经过——公寓楼和写字楼的电梯口。在这个核心场景当中,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消费决策。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中国绝大多数的电商流水产生于早上10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这三个时段。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大家会发现中国人最核心的消费决策,都发生在公寓楼和写字楼。无论消费者在上下班的路上做什么,他们都很难做出真正的购物决策,只有回到家或办公室这个他们无比熟悉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做出付钱消费的决定。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们将目光放在了消费者决策的核心场景上。
不管是在分众创立之初,还是如今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这条全新的道路都让我们集中引爆了中国两亿都市主流消费群。
(摘编自江南春《抢占心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