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山东泰山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将支持小微民营企业作为推进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截至2018年末,发放小微民营企业贷款1162户,贷款余额28.11亿元。
坚守定位 进一步明确支持重点
提高考核占比。该行科学提高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新增户数、金额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客户经理转变思路,投放量多面广的小微企业贷款。
实行差异化定价。该行对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政策,根据客户行业、规模及综合贡献度,对利率定价实行一户一议政策,给予客户“私人订制”的优惠幅度。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该行对小微民营企业新形成不良贷款实行尽职免责制度,给予适当的不良贷款容忍度,鼓励客户经理在合规操作的基础上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强化对接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广泛调研走访。该行及时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企业发展愿景以及金融服务需求。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认真听取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改进产品及服务,先后走访了泰安汤姆森装修工程等小微民营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
开展“一揽子”营销。该行积极开展“一揽子”营销,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向其重点推介“主办行”制度、特色信贷产品、代收付业务及电子银行产品等,使其自主选择金融产品,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推行“阳光信贷”工程。该行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开展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对业务产品、办贷流程、利率定价、贷款发放、差别化服务、办贷时限等进行对外公示,增强透明度。同时,积极发挥“阳光信贷”的监督作用,将信贷人员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职责、服务范围等上墙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客户的监督。
实行 “一站式”服务。针对小微民营企业客户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该行引入零售化思维,将调查、审批、放款、贷款管理等各个环节优化整合,利用福农卡、贷款证等贷款方式,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灵活放贷原则,有效提高民营企业办贷效率。
持续创新 降低融资成本
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该行对于贷款即将到期的企业,加快审查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办贷,“无缝”对接需求,力争贷款到期后次日完成再贷手续;对于经营正常,暂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民营企业,承诺做到“不抽贷、不压贷”,截至目前,发放“无还本续贷”23笔,金额2.88亿元,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157万元。
大力推行“主办行”制度,解决民营企业“融资贵”问题。该行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付结算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采取一户一策、科学定价等措施,根据客户存贷比、存款归行率、日均存款等综合贡献度,给予客户“私人订制”的优惠幅度。截至目前,该行已签订“主办行”协议客户9户,授信总额2.64亿元,发放贷款1.44亿元。
实施交叉验证技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慢”问题。该行通过前期贷款调查,认真收集客户现金流水、银行对账单、供货单、销货单、工资单、电费单、租赁合同等一手资料,运用小微贷款技术,实施交叉验证,加强对客户现金流的分析,提高审批效率,最快1.5天完成贷款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