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二爷爷的帽子

□ 张 玲

    二爷爷是我们这个大家族里最有权威的长辈。他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出门总戴着帽子,显得很魁梧。村里的男孩子见了他,常常敛声屏气,或者干脆躲得远远的,可我一点也不怕他。我们家男孩子多,他们常常扎堆打闹,我这个落单的女孩倒成了最受宠的那个。村里人经常能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人儿,被二爷爷拉着手逛街。我连跑带颠才能跟得上,就像黏在二爷爷身上的一只小猴子。小孩子嘴馋,打小最爱干的事儿就是跟着二爷爷去村里的供销合作社门市部玩。

    供销合作社门市部坐北朝南,紧临中心街,位置绝佳。听二爷爷说,建造这个门市部时场面热闹非凡。村民们出义务工,打石头、垒青砖、推沙子、烧制红瓦等,样样都不马虎。尤其是烧制红瓦,这可是村里祖传的手艺。鱼鳞样齐整的红瓦,经风历雨,即使年久也不变色。跨过门市部青石条的门槛,最让孩子们眼馋的就是货架上各种大铁盒里盛放的各色糖果,水果糖、高粱饴、水晶冰糖、大白兔奶糖……柜台用三尺高的青砖垒就,上面平铺着厚厚的水泥台面。我常常使劲踮着脚,用两只胳膊扒住柜台,伸长脖子,向货架上张望——烟酒类、食品类、百货类、水果类,这些花花绿绿的商品,总是让人看也看不够。柜台这么整洁光亮,大半是被我这样的馋孩子打磨的。每当我看累了,从柜台上滑下来,就去拉二爷爷的手,嚷着:“二爷爷,快摘帽子,快摘帽子!”这时候,二爷爷总是慢吞吞地把帽子摘下来,放在手里转上两圈,让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钢镚儿或者零钱从帽子里掉出来。充分激发我的好奇心后,二爷爷还嫌不过瘾,又帮我呼朋唤友,把门市部外面的小孩儿一起张罗过来,才从帽子里变戏法似的变出一角或者五分钱,引得我们一群小孩欢呼雀跃。从他那忽高忽低或者左右挥舞的手里,抢到他早已准备好的零钱,一窝蜂地奔向柜台。这时候,二爷爷总是说:“别急,别急,让你小姑给你们换几块糖吃。”

    是了,是了。我总是想着吃,这么多好吃的、好看的,早已迷住了我的眼睛和心窍,让我“目中无人”了。连好脾气的小姑都说,只有她给我买东西吃的时候,我才会叫她一声“小姑”。平时和其他淘气的孩子一样,没大没小地叫她“三嫚儿”。小姑在家里排行老三,力气小,在生产队挣不了几个工分。二爷爷从供销合作社退休后,漂亮的小姑接了班,在供销合作社门市部站起了柜台。小姑的黑眼仁很大,两条麻花辫又黑又长,待人接物热情直率。远近村里的小伙子托媒人上门提亲的不少,也有大方点儿的小伙子,时常装作买东西问这问那的。东西没有买上几样儿,话倒说了好几筐。这个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是绝不会闲着的,在门市部外面手拉手转着圈地喊:“三嫚儿、三嫚儿,大辫子,站柜台,看铺子……”二爷爷要是在附近,准来帮小姑解围。他会从帽子里变出几个钢镚儿,给我们换几块水果糖堵住嘴。不是谁最声嘶力竭地起哄,谁分到的糖就最多,而是每一块糖都由一个孩子咬成相应的几瓣,大家分着吃,公平又有趣。

    后来,小姑相中了从部队转业回村的小姑父。二爷爷见小姑父一身英气,十分喜欢。结婚前,二爷爷当着全家人的面,郑重其事地摘下帽子,把帽子里藏着的四张提货单交给了小姑,这是二爷爷积攒了好多年才为小姑换来的嫁妆。提货单上的商品不是村里的供销合作社门市部能买到的普通商品,而是小姑朝思暮想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这几样东西在当时有个特殊的称呼——“三转一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货品。这些货品必须到市供销合作社百货大楼才能买到。至今,我都还记得跟小姑坐着拖拉机去市里提货的情景。那时正逢腊月,百货大楼里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的。我跟着小姑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东瞅西看,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目不暇接,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等到小姑和我坐着拖拉机回村里时,“三转一响”全都扎上了红绸子,那场面羡煞了村里的姑娘。

    小姑出嫁后不久,以前在乡村的代销店、供销合作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或批发部代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专门跑到供销合作社去,供销合作社囊括农村商品、物资流通的“尊贵”地位已悄然淡化。可是,供销合作社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是如此鲜明、充满欢乐,以致于在一次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考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供销合作社。幸运地是,我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成了新时代的供销合作社人。

    到山东省平度市供销合作社报到前,我专门去看望了已是耄耋之年的二爷爷。他精神矍铄,皱纹里也满含欢喜,叮嘱我说:“好好工作,咱们家和供销合作社有缘,祖孙三代都有人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二爷爷边说边从帽檐的夹缝里往外翻东西。小姑说:“猜猜,这次爷爷给你留着什么好东西?”“应该是糖吧?”“不对,再猜。”“两毛钱?”“不对,再猜。”二爷爷说:“别猜了,你们都猜不到,是我珍藏了好几十年的供销合作社股金证。股金一直没舍得取出来,如今就送给我的小孙女作为奖励吧!当年几乎家家户户凑钱入股,有老百姓的支持,才有红红火火的供销合作社。到供销合作社工作以后,千万要记住,小小供销合作社,连着千万家啊!”我连连点头,握着二爷爷的手,感觉自己早已成为供销合作社的一份子。

    二爷爷的帽子,虽然春秋变换不同,却承载着我们三代人的供销记忆和供销情结。就像有几十年历史的供销合作社一样,在岁月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通过改革创新,又迸发出新的活力,因为它所承载的是千万供销合作社人的希望。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