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莒南坊前镇王家坊前村展览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物件都生动地诉说着当年新建合作社“自力更生、勤俭办社、合作共赢、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正是这种合作精神,激励着莒南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始终秉持为农服务初心,一直走在系统前列。2017年全县系统销售收入79.4亿元,连续两年在全市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位列第一,是全国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强县级社。
2009年11月,国发〔2009〕40号文件出台,要求供销合作社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在努力成为“三个力量”和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时代责任下,一个适合当地情况、适应时代需求的基层实践开始萌芽——“村社共建”。
莒南县社创新探索“村社共建”,走出了以服务村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支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服务规模化为核心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架起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桥梁,且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在全系统迅速蔓延。截至目前,莒南县社累计在228个农村社区组织实施“村社共建”项目459个,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80多万元,带动农民年增收近1亿元。同时,莒南县社已编制修订“村社共建”标准116项,引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17项,初步构建起了标准化服务体系。
从去年以来,“村社共建”在莒南得到新的诠释,将“村社共建”融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中。今年,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文件,要求通过“村社共建”形式,大力发展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莒南县社已在12个镇14个村启动了试点工作,全县累计入社农户2989户、入股土地5283亩。
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徐涛表示,莒南县社将以“村社共建”为抓手,继续创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服务规模化、电子商务、水肥一体化技术、产业扶贫等工作,不断深化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在推进农业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中不断抵达新高度。
(本报记者吉宝飞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