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值孟冬,寒气渐袭,很多农田的农作物都已枯黄凋萎,而在湖南省攸县宁家坪镇笔武村的农田里,大片繁茂青翠的紫珠药草却迎来了丰收季。看着满载着紫珠药草的卡车接踵启程外运,在场指挥收割和装车的笔武村村主任、供销惠民服务社负责人陈建平喜不自胜地说:“紫珠是名贵的中药材,目前村里有800亩可以收割,按药草的长势来看,今年紫珠收购价可达6000元/亩,总收入高达480万元,是种稻收入的10倍,可以带动我村23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为了扩大紫珠药草的种植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年初,攸县宁家坪镇笔武村村“两委”在笔武村供销惠民综合服务社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在攸县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中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服务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2000余亩紫珠药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该村近千户农民增收。
陈建平表示,农业的发展,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也大。为确保产业“调”出高效益,药材种植基地在服务社的帮助和支持下,调动村党组织的群众优势、企业的市场优势、服务社的资源优势,产前,与江西省一市级药业公司签订产销合同,按5000元/吨标准由公司实行鲜货回收;产中,大力实施“科技提升”,统一采用小叶紫珠良种,还举办了3期200多人次的种植培训班,让村民全面掌握种植药材的技术。此外,还聘用了湖南大学毕业的专业技师常年驻村进行技术指导;产后,组织人员统一进行收割和销售,确保了农民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营造了聚力兴产业、抱团闯市场的良好氛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齐头并进。
(田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