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万斤大白菜上市供应”“草莓上市,喜欢的朋友可以品尝”“佐鹤村新米上市,有需要的可以联系”……11月24日,在江苏省启东市供销合作社的“供销村村通”平台上,各类农产品供销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留言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自今年8月‘供销村村通’启用以来,启东市供销合作社的服务范围明显扩大,加强了农产品的产销对接,促进了信息流通,让广大种植户、养殖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市社副主任张爱琴介绍。
产销对接 买卖不愁了
农产品滞销,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难题,其关键就在于农产品供销信息不对称。今年8月,启东市社建立“供销村村通”平台,及时将农产品信息通过平台发布。这一创新工作举措,一下子让农产品供销信息动了起来。
11月25日一大早,永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内,一辆装满西兰花的货车正准备发车。“周五刚刚在群里发了大量收购西兰花的信息,这两天已经收购了100多吨。”合作社负责人胡建东一脸兴奋。
连日来,在近海镇的宣宇果蔬专业合作社内,每天都有大量菜花送上门。“今年菜花价格跌得很多,只有二三毛一斤,而且还没人要。”合作社负责人周兵说,幸亏通过平台发布了收购信息,已经陆续通过平台收购了2万斤菜花。恒富隆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尝到了甜头。负责人王斌在平台发布了大量收购青毛豆的信息后,不少种植大户纷纷与他联系。“比去年增加了100多万斤的收购量。”王斌说,借助平台,货源不愁。
信息畅通 赚头更多了
“收了麦种西瓜来得及吗”“什么时候种合适”“菜花结束就种瓜”“马上下苗,最少4层工棚”……11月16日,“供销村村通”平台内热闹非凡,一个种植户咨询西瓜种植事宜,不少人纷纷留言回复。“供销村村通”俨然成为广大种植、养殖户互动交流的平台。
受市场变化、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蔬菜价格普遍下跌。平台内的农民经纪人、种植户纷纷提出了建议。“大家最好联合起来,一起想办法将菜销出去。”惠萍镇芊佳膳农场负责人徐艳群说,自己农场专门种植牛心菜、芹菜,主要销往上海。由于客户需求量大、品种多,无法一一满足。通过平台,能够很好地把启东本地种植户联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与上海大客户的对接。
“去年菜花每斤1.3元我们还抢着收购,今年每斤已跌到二三毛钱。”周兵说,除了天气变暖,菜花集中上市,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今年菜花种植面积扩大了。通过“供销村村通”平台,大家都能及时了解种植品种、面积,不再盲目种植,信息畅通了,大家都有的赚。
苏合农副产品销售合作联社负责人林焱尧说,联社正在建立高标准配送中心,预计年底竣工,客户资源也在进一步整合,届时联社将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进行,广大种植户可以广泛地与苏合合作。
规范监管 信息更准了
数据显示,建立近5个月来,“供销村村通”平台月均发布各类农产品供应、需求有效信息200条,日均发生农产品销售额达20万元。
为了让“供销村村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启东市社吸纳全市种植、养殖大户进入平台,并精心选择各村信息服务专员,及时发布各类农产品信息。截至目前,“供销村村通”平台已有成员404名。其中,各村信息服务专员261名,农产品基地人员122名,农产品经纪人20名。
同时,启东市社还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管理,所有进入平台的人员全部实名注册,注明镇村、单位、联系方式。为了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市社还对发布的信息进行核实甄别,杜绝假冒信息和不良信息,维护了该市农产品的品质和平台的正常运作。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力度,提高工作效能,强化信息工作管理。”市社副主任徐杰说,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市、镇、村三级工作网络履行职责,加强与农贸市场特别是上海市场以及农产品经纪人的对接,扩大农产品产销对接的范围,提高产销对接的精准度,防止和杜绝假冒信息的产生,使服务平台始终保持诚实、高效、准确的运作氛围。
(摘编自《启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