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实现转型提质的“农金策略”

□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赵 江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盈利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但是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农信社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笔者结合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际,对农信社如何实现转型提质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现状分析

    从整体经济环境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经济增速仍然趋缓。对于工作于基层一线的县级行社而言,存款净增、不良贷款压降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行业内部看,大同市新荣区联社服务范围虽然覆盖市区和新荣区,但随着中信、民生、兴业、晋商等民营银行进驻,行业竞争形势更加白热化。从自身发展看,县级行社赖以生存的息差收益不断下降,而不良贷款则不断攀升,历史包袱压得县级行社抬不起头,监管评级上不去,产品开发后劲不足,导致无力进军理财、保险等领域,改制化险、转型提质任重道远。

    发展思路

    树立“三个理念”,转变发展思路。一是树立发展为先的经营理念。金融市场好比战场,要敢想敢干,思想超前、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地锁定目标,之后发扬冲锋陷阵的勇气和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百折不挠地完成既定目标。二是树立合作共赢的效益理念。从特定角度讲,我们服务当地经济而获得的综合社会效益往往是实现成本效益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大河流水小河满”。县级行社必须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开展银企洽谈、与企业对接,在支持经济发展上大做文章。同时,发挥决策链条短、业务审批快等优势,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贷款实投业务快速发展。三是树立成就客户的服务理念。要发展业务、改善经营,就必须彻底改变“坐门等客”的传统思维,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否则只能坐以待毙。

    确保“三个到位”,实现发展目标。一是确保组织保障到位。要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往前看;要找准位置,调整思想,正确对待利益关系,做好各项竞赛工作;要一级一级,分解责任,传导压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和标杆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确保流程保障到位。要继续强化制度和流程约束,切实增强用制度、流程规范行为、防控风险的能力;要严格落实案防责任制,层层扣紧责任链条,力行防案控案举措,始终保持案防高压态势,重点高度关注信贷、财务、同业等关键环节的潜在风险,细化岗位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员工违规担保、违规放贷、经商办企业等异常行为管控,约束员工远离外部风险源。三是确保机制保障到位。要把指标算好、账目算细,特别是经营利润、不良压降等关键性指标要逐项研究对策、逐项攻坚,更加精确地发挥绩效考核激励约束作用;要发挥督促指导作用,帮助基层解决不良贷款清收、贷款拓展、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落实“三个推进”,提升管理质效。一是推进规范化管理。要按照“业务发展、制度先行”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定期开展内控制度评价,及时做好制度“立、改、废”工作,不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切实增强制度管理的硬约束;要完善组织架构,规范跨部门、跨条线、跨业务的分工协作;要规范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资格条件、质量标准和工作责任,确保各条线工作规范实施、高效开展。二是推进精细化管理。要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压降成本,做实利润;做细利率定价管理,建立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提高资本回报水平。要探索建立自上而下的差异化管理体系,对不同机构、不同网点和不同业务,分别采取针对性的考核、监督和管理,高效利用各类资源,全面提升整体管理绩效。三是推进流程化管理。要完善信贷业务流程,进一步简化柜面服务流程,实现前台业务受理、后台集中处理;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服务流程,提升线上服务体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慧银行”,全方位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推动“三个强化”,深化科技创新。一是强化科技顶层设计。着眼金融科技发展大势,谋划未来一个时期全省系统科技信息发展,推进基础环境、业务支撑、质量管控、灾备、运维和安全于一体的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应用、数据和安全科技架构的引用和完善,逐步推进科技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强化信息科技建设。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力度,持续推动信息科技提档升级;按照满足当前需要、适度超前引领,在省联社科技部门的帮助下,持续优化改造现有业务系统,不断引进和研发上线新的业务系统,形成科技对业务发展的强大支撑。要加强科技服务,切实做到与基层需求无缝对接;加强机房、网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运维自动化、智能化步伐。三是强化数据资源建设。全面落实“数据王”的理念,主动推进与政府、医疗、教育、公用事业等部门的深入对接与合作,汇聚海量外部数据;有效整合分散于各个系统的数据资源,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唤醒“沉睡”的内部数据,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开口说话,用数据指导发展,靠数据防控风险,以数据推动创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