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念好转型发展经 唱响信贷主旋律
——河南省漯河市农信社改革发展纪实
□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漯河市办事处 田 颖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农信社认真贯彻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4+4”工作总要求,以“争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银行”为目标,以“六项机制”建设为抓手,切实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念好转型发展经,唱响信贷主旋律。

    截至10月末,漯河市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122.46亿元,较年初净增2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0.72%,超年度计划8.37%。

    紧扣支农支小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

    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围绕省、市重点项目做文章,有效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优质项目的储备工作。

    坚守支农支小支微战略。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深耕细作农区、园区、社区,突出经营特色化、竞争差异化,利用“金燕e贷”线上产品,对高净值和优质客户中未持有贷款产品的客户优先授信,做深、做细、做强支农和小额贷款,让支农支小成为农信社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防控优势。

    推动信贷投向转型。发挥农信社地熟人广优势,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树立“大三农”观念,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支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双赢发展;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以服务中小微企业客户为目标,引导支持从事传统行业的客户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转型,调整产品、定价、服务和销售策略,不断调整优化客户结构。截至10月末,全市农信社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878941万元,较年初增加131383万元。

    提升信贷质量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调整贷款结构。审慎发放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大额贷款,严控1000万元以上的新增大额贷款;坚决杜绝新增房地产贷款,逐步压缩存量房地产贷款,将资金向涉农和小微领域倾斜,积极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大额贷款投放坚持抵质押原则,50万元以上的个人贷款、300万元以上的对公贷款采取抵质押方式。

    严格到期贷款管理。按照《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从严管理贷款的意见》要求,持续深入推进从严管贷,把严守信贷纪律、严格责任追究作为信贷管理的理念和文化,严格遵守“阳光信贷公开承诺”,立规矩、严纪律、零容忍,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加强全流程风险控制。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稳步推进专家评审制度,加大信贷风险监测,准确把握各环节的风险点,及早发现和化解风险,实现风控前置、关口前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加强监测产能过剩、房地产等行业的贷款风险。

    注重人才建设

    打造优质信贷队伍

    增加客户经理数量,确保客户经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与业务发展相适应。漯河市农信社组织全辖300余名客户经理开展从业资格考试,通过持证上岗考试,提升客户经理管理规范化水平,选拔一批高素质、高学历人员充实到信贷工作岗位。

    建立专门的晋升通道。对个人素质高、工作表现突出的信贷人员大力提拔重用,切实提高职位、地位和收入,充分激发信贷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客户经理等级评定和绩效考核体系。区分客户经理工作量大小、质量高低、营收创利贡献度等情况,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实现差别化薪酬待遇;加强内部交流,开展劳动竞赛,及时总结信贷管理先进经验,挖掘工作亮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争干信贷、人人愿干信贷的良好氛围。

    目前,各联社公司部、个贷部、小微事业部等专营部门均已建立,充实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信贷人才,平均年龄30岁以下,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优化了信贷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架构,打造出一支对农信有情怀、对工作有担当,懂农信、爱农信的信贷队伍。在2018年漯河市金融机构金融统计业务知识竞赛中,该市农信社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第一名;在全省农信系统统计、信贷业务线上知识竞赛中,该市农信社荣获团体二等奖。

    注重精准扶贫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用好“兰考经验”和“卢氏模式”。把实现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与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业务发展水平和风险风控能力。

    建立完善金融扶贫统计台账,加强统计数据监测分析。落实量化考评机制,确保责任、目标、结果“三落实”,对有就业创业潜质和一定技能素质,有意愿发展脱贫产业的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其创业就业;对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创业就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给予重点信贷支持。

    增加便民基础服务设施布设。结合普惠金融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金融资源投入,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存款取款、支付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渗透率。

    截至10月末,漯河市农信社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20笔,金额46955.4万元,共带贫6617户,惠及18237人。仅今年以来就投放扶贫贷款152笔,金额2115.4万元,共带贫3307户,惠及9340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