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潍坊市社:强化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农业开放发展

□ 张成毅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以创建成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为农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对接国内外市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开放发展,努力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打造土壤熏蒸修复服务平台,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潍坊市社积极落实市政府和中国农科院签订的《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发挥好“潍坊中盛土壤修复科技有限公司”龙头作用,立足服务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特色产业,搭建起规范高效的集管理、仓储、运输和专业服务于一体的土壤修复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氯化苦土壤熏蒸社会化服务模式”和“生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在高效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逐步构建起全产业链的土壤修复服务新体系。一是强化联合合作。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合作,组织实施全市土壤熏蒸修复技术培训、机械研发、药剂研究等工作,建设潍坊土壤修复健康科研中心,为全市土壤熏蒸修复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完善服务网络。加快推进重点涉农县、村镇土壤熏蒸服务站点建设,在基层社、农村社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服务网点,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三是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统一土壤化验、统一物流配送、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培训技术人员、统一操作规程,确保提供科学、精准、规范、安全的服务,为打造全国氯化苦土壤熏蒸行业服务标准提供样板。四是扩大对外合作。借鉴国内外土壤修复的成功模式,引进试验示范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土壤修复服务水平。

    二、加快“中央厨房”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农产品流通综合服务平台

    按照《关于推进中央厨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潍坊市社开展以“建基地、强设施、联市场、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厨房”建设工作,打造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动能、城乡流通创新的新平台。一是实施区域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对区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通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等形式,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基地,优化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引导系统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将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增值。二是完善产销服务链条,开展净菜直供服务。大力推进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把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开展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主体。完善“生产基地+中央厨房+N”的产销模式,推行基地直采、净菜加工、冷链物流和配送一体化服务模式,重点对接机关、企业、学校、餐饮、部队等团体单位,打造从源头到舌尖放心农产品全程化流通链条。三是发挥系统优势,推进以“中央厨房”为载体的联合合作。与杭州市供销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针对杭州农批市场需求,组织成立市级联合社,整合系统农产品资源,积极开展农批对接。同时,立足系统优势,不断扩大与国内外市场主体的合作,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带动农民增收。

    三、建设种子产业试验推广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着力建设好“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潍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优良品种研发、试验、推广等项目,建设高标准试验田、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打造全市种子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一是培育产业品牌。合理规划布局综合平台、推广中心、服务网点,以建设全省领先、全国前列的种子研发、繁育、推广服务中心为目标,以良种推广为手段,以系统合力为保障,全力打造潍坊种子产业品牌。二是建设服务体系。县级农业服务公司统筹县域种子产业推广和服务工作。为农服务中心和镇、村经营服务网点增设种子科技推广和服务项目,及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基层供销社把农业科技下乡和种子产业科技服务作为转变职能、促进发展的重要工作。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增强联合开发、自主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依托鲁东小麦博士科研工作站、山东东鲁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研发、科技示范、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开展示范推广。认真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在建设县级服务中心、镇级服务站点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良种推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四、创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金融服务

    按照《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方案》和《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互助业务,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安丘石埠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行全省第一家信用互助试点,加快信用互助业务的探索创新。一是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指导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筛选实力较强,规范运作且具有掌控力的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业务。二是严守“四条红线”,推行“436”运营模式。确保信用互助业务规范化管理。三是完善信用互助制度,源头防范金融风险。明确准入门槛,产业基础扎实,固定资产达到要求的规模,限定经营范围。四是引入托管银行机制,开展资金融通合作。托管银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提供业务指导、风险预警、社员资信、财务辅导等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规范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