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主力军。因此,推进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金华地区自2014年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计划以来,用两只垃圾桶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可腐烂、不可烂的“两分法”成为破解农村“垃圾围城”困局的全国示范典型。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减量化效果,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垃圾可利用物的回收利用率,2015年8月,金华市供销合作社主动承担了市本级农村垃圾可利用物统一兜底回收重任。自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回收可利用物突破6000吨,逐年增长20%以上,累计支付收购货款突破500万元。通过兜底回收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农村80%以上的可利用垃圾再次得到回收利用,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和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垃圾填埋压力。
在实践中,金华市社以下属再生资源公司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组建工作队伍、配备回收车辆,深入各个网点开展统一兜底回收工作。市供销再生公司以金东区澧浦镇为统一回收业务试点单位,对该镇63个行政村的可利用垃圾试行“兜底回收”。在完成试点乡镇的回收业务覆盖后,本着“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行政区域合理规划回收线路,以乡镇为单位逐个进行复制式的推广。截至目前,已购置回收车12辆、招聘到岗业务人员23人、落实回收线路11条,金华市本级农村区域30个乡镇967个行政村回收业务完成100%全覆盖。为了规范回收经营的各个环节,公司要求在回收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农村垃圾分类可利用物回收制度》,对车辆、着装、程序等都有具体要求。配备的回收车辆箱体统一宣传标识、统一车辆编号;回收业务人员统一身着印有“供销再生”“回收体系”等字样及循环体系标志的工作服。工作人员以各行政村垃圾分拣站为固定回收点,目前原则上每条线路1周上门收1次,垃圾较少的偏远山区则两周1次,货物较多时随时上门回收。回收价格以当日市场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回收交易手续规范完善,必须开具由农村垃圾分拣员签字确认的收购凭证,并当场支付收购货款。目前,回收的内容以初级分拣的可利用物和垃圾中再次分拣的可利用物为主,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旧衣物(泡沫)等五大类,对农村生活垃圾做到应收尽收。
如今,互联网、手机应用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给市民创造更方便、快捷的回收系统,全市系统探索出了“互联网+回收”的模式,提升城区再生资源回收的服务品质。针对城区的垃圾分类,公司设立了回收热线,由工作人员进入分类示范小区兜底回收挂牌,定期做好小区低价值物的清理回收。截至目前,为社区处理无人回收的低价值物1280公斤。另外,公司还开通了“供销智慧回收”微信公众号。通过建立微信群,推进“互联网+”回收模式。其中,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微信兜底回收群11个。根据群里回收信息的反馈,进行线路的统筹安排,目前累计出车服务930余次,共计回收无人处理的废旧玻璃、木头、旧衣物等低价值物200余吨,同时发放分类宣传手册5000余份。除此之外,公司还加盟了8890便民服务平台,设立专人对接8890服务平台,随时保持通讯畅通,为市民服务到家到户。自今年3月正式加盟以来,共接线来电230余个,全部做到上门服务,得到电视台8890直通车栏目的宣传报道和社会好评。
推进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全市系统积极主动拓展再生资源回收的发展空间,延伸回收产业链条。市社积极争取扩大回收品种范围,开展专项物品回收。针对一些特殊的废旧物品开展专项的集中回收活动,如废旧衣物、废旧家电等,以村为单位巡回集中收购。开展废弃农膜、营养钵的调研,参与农村农药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等的回收业务。公司还与上海岚顿、市国资委共同成立了鑫环公司,并已成功拍下位于金东区的地块,面积10.4万平方米,用于开展汽车分拣项目,下一步将合作开展报废汽车回收工作。同时,以废塑料、矿泉水瓶为突破口,积极筹建1.6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垃圾分拣处置中心,逐步提升预约回收、智能分拣、科学处置能力。首期启动6000平方米,主要用于6大类低价值物处置和塑料类延伸加工。通过“互联网+回收信息平台”,预计每年可回收处置低价值物8000吨。目前,已开始正式分拣,分拣破碎废塑料成品50吨。此外,依托市社下属企业浙江金农化纤公司,将废旧塑料制品作为原料,经清洗、烘干、热熔、拉丝等工序生产化纤丝,产出比例可达1∶1,每吨售价6000元。以废塑料为原料制成再生化纤丝,一个塑料瓶足够做一双婴儿鞋,12个塑料瓶可生产一件T恤衫。市社通过兜底回收—智能分拣—资源再生的模式,让废品产生新的价值,全面提升了可利用物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