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鲜梨看中国。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栽培面积的鲜梨,种植量、储藏量、出口量在世界上排在前列。中国鲜梨看河北。在中国,河北的鲜梨数量最大。近年来,河北黄冠梨的数量超过传统的鸭梨和雪花梨,可以说是撑起了河北梨业的现在和未来。黄冠梨果形好、口感酥脆、可以跨12个月冷藏的惊人耐储性、足够的货架期等优点使其在中国梨业甚至世界梨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蓬勃发展的梨业背后有喜有忧。今年10月中旬,河北的赵县晋州仍有40万箱左右,五六千吨2017年收购的旧梨,主要是黄冠梨和雪花梨,经普通冷风库储藏达14个月之久,储藏期超过了一年,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价格方面,15公斤净重黄冠梨60#旧货出库价52元左右,比今年7月份的20多元价格涨回了许多,算是挺过了价格的低谷,每件减亏二三十元;雪花梨境遇则大不同,新季节普通品牌雪花梨18公斤净重60#卖65元左右,每件有20元左右的利润,旧的雪花梨仅卖13元左右,每件亏损40多元,真是冰火两重天。这种现象在梨业历史中也极其罕见,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深思。
2017-2018鲜梨季节是中国梨大丰收的一年。然而入库后,市场低迷不振,这跟苹果柑橘类水果的丰收不无关系。到了2018年5月份,庞大的库存量与低迷的需求造成了梨价雪崩式下跌,梨商进入了极度恐慌的抛售状态,有的出口则属于寄售,大部分发往印尼。出口形成了移库,货到印尼后甩卖刺激了销售,外国消费者吃到了超低价的中国梨,而梨的储存商却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这也使得部分中国梨商索性将梨的储藏期延长。直到现在,2017-2018季节的旧梨还没吃完。
2018年4月,大雪和严寒袭击中国中西部,苹果与梨受灾严重。7月份,一场冰雹降临到河北鲜梨主产区衡水深州。这两个主要原因造成鲜梨多个品种减产达到了30%-50%,一些梨花皮,果形不正,果籽不饱满,个头很小,成品果率非常低。梨商因为旧季节梨果滞销不敢收梨,又面临鲜梨价格暴涨的局面。据悉,梨果收购价比上一年上涨了70%左右。黄冠梨一级果收购价达到2.3-2.5元/斤,鸭梨达到1.7元/斤,新疆库尔勒的香梨达到5-6元/斤。与此同时,中国的梨库空库率也达到40%左右,比较罕见。
2018鲜梨新季节,果农减产却基本没有减收。2018-2019新季节因为减产,梨果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商买不到货,果商收不到货,且果农果商又惜售,后期黄冠梨入到库中便有15%左右的利润;雪花梨因为减产比重大,今年口感又好,甜度高,入到库中便有20%-30%的利润;唯有鸭梨市场目前较为平淡。中国梨2018年下半年呈现不够吃不够卖的局面,与上一个季节形成极大的反差。物以稀为贵,梨商5年来实现首次入库后盈利。
进入十月份,入库黄冠梨价格一路上扬,果农果商越涨越不卖,惜售之风越刮越烈,很多果商不仅不卖,还往回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担忧,中后期黄冠货架期短,今年果子管理放松,质量问题很多,过度惜售会使部分货出现质量问题,而且都惜售的话会造成春节后市场压力增大。虽然苹果也减产,但南方的亚热带水果和进口水果的数量和价格还不确定,世界经济也普遍低迷,业内人士建议均衡销售,既可以维护市场,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风险。毕竟,做水果生意不可太贪心。
期待中国梨业在众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梨业明天更美好,不愧“世界鲜梨看中国”的美誉。
(作者系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水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