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继今年6月启动了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春耕试验后,由兴化市人民政府、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主办的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秋收秋种试验近日在兴化启动。这也意味着,我国首批全过程无人种植(试验)水稻在江苏省兴化市成功收割,平均亩产650公斤,略高于人工和机械化作业水平。
除了无人收割机,试验现场还展示了旋耕智能施肥播种机等多种自动化、无人化的农机设备。其中,实用性成为现场频频被提及的关键词。此次试验中展出的多台设备都是复合机具,集成了拖拉机系统、导航系统、机具系统等,力争让农民或者农场买一台设备就能代替过去的多种设备。此外,本次试验也将对改造投入成本、作业能耗、农产品产出等进行测算,寻找最佳方案。
据了解,本次试验还将启动夜间无人耕作(24小时)作业试验,探索高倍率无人作业模式,为2019年大面积实地作业和艰苦地区作业试验奠定基础。该项无人作业试验将进行7年,循序渐进实现耕、种、管、收、储、运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让农业成为富有创意的新型产业,让农民成为一个崭新的高科技职业,以此创新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为期半年的试验不但成为我国农机农艺农业和社会关注热点,俄罗斯、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也正在与试验的组织单位洽谈各种合作项目。
(朱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