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南邵东县社:创新“一三五”垃圾分类实践模式


    本报讯  自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湖南省邵东县供销合作社以重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参与农村垃圾分类、承接农村低值再生资源公益回收为突破口,助力“蓝天碧水保卫战”和美丽乡村建设,并于今年2月,在周官桥乡启动了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源头减量试点。

    邵东县社坚持以建立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核心,推行“一三五”模式。“一”是指确立“一个目标”,即城乡所有垃圾都实行三级分类处理;狠抓“三个主体”,即农户、保洁员(回收员)及乡村(社区),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落实“五种办法”,即将餐厨垃圾作为沤肥或饲料、将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将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后进行专业处理、将建筑垃圾和煤灰填埋或铺路,其他垃圾应收尽收。

    在此基础上,县社依托下辖再生资源公司进行垃圾治理,明确责任分工。村级惠民综合服务社负责各村内公共区域清扫保洁、混合垃圾收运、再生资源回收、“一对一专案服务”及村级环境服务综合体、垃圾处理专业农场的运行管理;乡镇惠民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运营、环卫回收物流运输及各个村级惠民综合服务社管理。县社还积极争取政府对旧衣服、玻璃、废旧家具、旧电池、农药包装物等14类低值垃圾进行补贴,让低值垃圾高值化,提高农民交售低值垃圾的积极性,保证污染农村的低值垃圾最大限度上交,减少乃至杜绝农村垃圾焚烧,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为了进一步增强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效果,县社通过宣传、发放垃圾分类手册等方式,不断增强垃圾分类意识。今年以来,县社组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大规模宣传活动2次,发放垃圾分类手册2万余份,连续一个月在各乡镇以“村村响”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县社还与6所乡村中小学开展合作,对40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并培训村级保洁员1689人次。

    截至目前,县社已自筹投入398万元在周官桥、砂石、流泽、杨桥、仙槎桥、两市塘、简家陇等22个乡镇(街道)新建废旧物质回收点39个,在建网点72个;累计回收销售各类废旧物质486.6吨,助农增收62.12万元。

    (湘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