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麦香飘溢的六月,我们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泰兴市古溪镇刁家网村的醒农合作社纪念馆。踏访红色故土,瞻仰醒农伟绩。
醒农纪念馆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两馆合一。走进纪念馆,只见松柏苍苍,碧瓦飞甍,将我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九十多年前。纪念馆的主厅里,沈毅烈士的塑像巍然耸立,神情坚毅,目光灼灼。这位泰州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第一位党支部书记、第一位县委书记,在刁家网建立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暴动,燃起了泰州大地上熊熊的革命烈火。展厅里,大刀、长矛、鸟铳、土炮等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算盘、杆秤和一幅幅木刻版画,形象地再现了醒农合作社服务农民的生动场景。
1925年春夏之交,在广东接受革命洗礼、参加过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沈毅到达泰兴黄桥,在如皋、泰兴、泰县边区的刁家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4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许多贫困农民已告断炊。沈毅感到这是一次发动群众的绝好机会,于是通过塾师在农民夜校进行“春荒借粮、不缴利息”的思想动员,然后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春荒借粮”斗争。当时提出的口号是“粮食是农民劳动的血汗成果,不能让地主霸占,白白饿死种粮食的人!农民弟兄们,团结起来,向地主借粮度荒不缴利息。”经过几天的说理斗争,地主们看到农民人多势众,不得不将粮食借出去,利息也不要了。少数恶霸地主不肯借粮,农民协会就组织农民打开地主粮库,夺回租粮,分给贫苦农民。
“春荒借粮”斗争的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农民,大家感到要使贫苦农民都有饭吃,还必须在经济上开展互助互救。同时,为了减少不法商人的盘剥,农民还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1926年,沈毅开创性地提出了筹建农民合作组织想法,并委派农会会长刁九善负责筹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共筹集资金1830元,粮食5000余斤,有1000多户农民加入了合作社。1928年正月初六上午,由沈毅主持,在刁家网刁家祠堂正式举行“醒农合作社”成立大会。合作社成立后,相继办起了粮行、布庄、杂货铺、烧饼油条店等,经营各类生活用品。在农忙季节,合作社派人肩挑、手提,将洋油(煤油)、洋火(火柴)等小商品送到村边田头。贫苦农民还可以到社内赊欠米粮,以度春荒。合作社卖出的货物价格公道,农民对合作社十分满意,一首称赞合作社的歌谣不胫而走:“大饼油条、大饼油条,两个铜板买一条(个),味道好、价钱小、真公道。”
时光荏苒,醒农合作社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作为党领导下的全国最早的农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前身,“醒农精神”却在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的传承中发扬光大,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很多人都先后来到纪念馆“寻根”。今年4月,醒农合作社纪念馆被确定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教育基地”。
走出展厅,我们再次来到主厅里的沈毅塑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位伟大的革命者,90年前,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但是他播下的火种,却随着合作社的扁担和独轮车,撒遍泰州大地,迎来春色满人间。
回去的路上,沃野宽广,麦浪阵阵。一队插着供销合作社旗帜的收割机车队缓缓驶过,那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准备进行夏收作业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