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0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苹果入库“五不宜”

□ 杨 杰

    2018年度的苹果收购入库,可能是近20年来最困难的年份。一方面,目前我国苹果冷库库容巨大,总库容已达1400万吨之巨。另一方面,今年苹果产量大减,可能同比减少1000万吨左右,而且优质果预计减少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今年苹果入库工作面临的局面更为严峻。因此,需要精心做好苹果的入库工作。我的建议是要做到“五不宜”,供大家参考。

    一、苹果入库时间不宜过早。虽然早期入库的苹果比较适宜长期贮存,但是如果入库过早,糖度、色度不足,严重影响销售。据悉,去年过早入库的东部产区高端苹果糖度低,实测11.8度,西北产区适时入库的高端苹果13.9度,新西兰进口苹果14.4度。可以说糖度决定口感,即便再好看,不好吃就没有回头客。而且,过早入库的苹果,色度还会逐渐降低。

    二、苹果入库的速度不宜过慢。笔者调研得知,西部某些产区,苹果从采收、收购、运输、装箱入库,持续的时间竟然超过一周。这大大降低了苹果入库的贮存效果、效益。全国苹果十大品牌“DDD”苹果,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采收、收购、装箱入库在24小时内完成,减少苹果呼吸损耗,提高贮存质量,保证品牌苹果声誉。因此,我国所有产区苹果从采收到入库时限应该在72小时内完成。

    三、苹果入库时间不宜过晚。这两年果商不分地域地片面追求“糖心苹果”,致使一部分果区苹果采收、入库的时间一再推迟,已经严重影响苹果贮藏质量,造成很大损失。凡是长期贮存的苹果,苹果入库不应推迟到霜降以后。2017年秋,不少苹果产区把大量霜降之后入库的糖心苹果,推迟到2018年6月以后出库,果肉褐变,亏损巨大。实践证明,凡是有糖心的苹果都不耐贮存。春节前后就是糖心苹果出库销售的最后时限。

    四、苹果入库成本不宜过高。2017年度有固定渠道高价收储的苹果商家赔钱的不少,主要是因为,一旦收购成本过高,销售数量是有上限的。即便今年苹果大减产,但是整个瓜果的大盘子依旧巨大,果品之间的替代效应明显。特别是今年我国果品进口预计将有较大增长。在稳中有变的大局之下,谨慎出手才是良策。

    五、苹果入库次品不宜过多。2017年秋,整体存果数量并不多,但是突出教训是把关不严,入库的次果太多,导致出库销售时后悔不已。苹果入库是以苹果实际入库的数量收取贮存费,次果和级内果是同价的,更不要说加工包装成本、运输成本等都是不小的开支。次品率过高的混级果入库是不合算的。

    以前,中国水果市场中,只有苹果可以做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可现在梨、葡萄、柑橘、西瓜等都可以周年供应。就连大樱桃因为现在国产、进口相连,差一个月就做到一年四季可吃樱桃。苹果可以称得上水果之王,但是水果市场里品类已经没有尊贵、位卑之分,最讲究的是时鲜天下,因此一定要理性谨慎。

    (作者系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特聘专家、国家苹果技术工程中心产研部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