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新疆农村信用社于2014年推出的“互联网+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平台”,因其可以同时满足收购企业、贷款银行、农户的多方需求,近年来交易金额和笔数逐年增加。今年新疆各地仅小麦这一种农作物,通过服务平台结算的收购资金就已达121亿元。
据新疆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王冰介绍,每年全疆各行社都要投入人力物力,代理结算大量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为了帮助各行社做好农副产品收购,自治区联社电子银行部专门研发了“互联网+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平台”,平台具备支付结算、资金监管、贷款管理等功能,自推出以来受到各方欢迎,截至2017年末,累计兑付农产品收购资金749亿元。
王冰介绍说,服务平台具有使用安全、高效便捷、易于维护管理、业务扩展性强有特点,在农产品收购中发挥着独特优势,该项目还于不久前分别获得了“人民银行2017年度银行科技发展三等奖”和全国农信银2017科技论坛“十佳金融服务案例”。
据了解,“互联网+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平台”最大的优势是能有效降低收购企业结算成本,节约大量人力。通过为收购企业提供外接刷卡器,刷卡后菜单页面可直接读取农户的卡片信息并显示在企业网银支付页面中,进一步提升了收购企业的支付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在新疆农信手机银行APP中增加扫码收付款功能,实现了快速便捷的个人非现金结算,并提供电子回单打印功能,企业可自助打印付款回单凭证。此外,该平台还能有效解决农副产品收购专项贷款难以监管的问题,经贷款企业授权,农发行或信用社信贷管理部门可通过平台随时了解贷款企业的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实时掌握贷款企业的账户余额,并对企业贷款资金使用进行授权,保证了贷款资金的使用安全,利于贷款催收。
现正值新疆各地棉花收购季,经新疆农信社前期调研了解到,随着兵团深化改革,今年兵团地域棉花收购形式较以往有重大变化——将由往年的“团场集中收缴、统一核算于年底前向农工支付棉款”转变为“兵团农工自行将籽棉交售至指定扎花厂,现场按照市场价格结算棉款”。
自治区联社鼓励全疆各行社抓住市场机遇扩大代理结算资金规模,积极代理兵团棉花收购资金,充分发挥“互联网+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平台”灵活、方便、快捷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有效加强兵团地域银企合作,争揽长期、大量、稳定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使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形成“闭环管理”,将增加个人储蓄与便捷收贷工作有机结合,从而顺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所需、发挥金融普惠作用,实现兵团农户、收购企业、信用社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