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江苏宝应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宗旨,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使命,着力提高普惠金融供给质量,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服务好乡村振兴大业。
“阳光信贷”提质升级
宝应农商银行的“阳光信贷”通过不断实践,由最初以办贷条件、业务流程、授信结果等公开化为特征的1.0版本,到以产品、流程、问责等标准化为特征的2.0版本,再到以专业化、系列化、自动化等精细管理为特征的3.0版本,越来越展示出融合化的特点。该行对“阳光信贷”的未来发展特点进行了提炼,提出了“四个融合”发展方向,即: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网络相融合;整村授信与信用体系建设相融合;金融服务与其他美好生活服务相融合;阳光信贷与普惠金融相融合。依托“四个融合”,通过结合江苏省联社及宝应特色化“阳光信贷”管理平台,做到平台化发展。按照客户信息采集自动化、客户建档全面化、额度测算科学化、预授信结果可用化、贷后检查精准化、季审常态化、年审批量化、实施项目化的要求制定任务清单、操作手册和甘特图,序时推进并跟踪考核。
“阳光信贷”发展的目的是金融服务与其他美好生活服务相融合,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该行不断完善配套,统筹推进,进一步丰富“阳光信贷”的内涵。
完善渠道配套。推进物理网点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围绕“专业化、小型化、智能化、服务优质化”的要求,着力抓好物理网点功能分区与客户体验、软硬件配套、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加强金融便民服务点管理,经常性组织风险排查,建立服务点业务开展监测监控网络;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通过产品宣传、金融知识下乡以及功能配套,不断提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的客户覆盖率,同时加快推进申贷、放贷与作风评议、意见反馈等线上标准化渠道建设,促进服务监督机制优化完善,努力发挥“阳光信贷”最大效能。
完善产品配套。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利用移动终端等载体,全力打造批发式授信和自助式办贷。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动,紧跟土地确权和颁证进度,协调推进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对接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努力寻求农林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以及农村新业态等方面信贷有效需求的新担保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户互助担保基金,为本地农民提供贷款担保。
开发阳光宝应APP。让城乡居民通过一个手机APP即可完成生活消费、部门缴费、移动支付、信贷服务、数据查询等功能,真正实现“一卡在手、生活无忧”。
农户建档全面完善
创新推出“整村授信、集中办贷”业务模式。深入开展“阳光信贷集中授信”活动,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客户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告知农户授信的额度、利率及信用等级。
提高普惠建档质量,全面实现电子建档。动态更新完善现有档案,主动加强与县金融办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适时取得各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中记录的客户家庭基本信息、行为信息、民生信息、社保信息等,并结合日常与集中走访之机,重新核实调整农户的户籍、地籍、财产、经营、收入等信息,不断提高农户信用信息档案的质量,并逐步提高有效数据信息的比重。
全力完成对特殊、特定人群的基本信息建档。开展针对前期建档过程中被事先剔除的特殊、特定人群的专项走访和信息采集活动,了解掌握这些农户的家庭状况、生产经营情况并详细记录入档,即使对于明显不符合客户准入或授信条件的农户,也应建立简易档案,注明未评级授信的具体情形和原因,确保至2018年末实现100%普惠建档。同时适时协调导入各地“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的信息,动态掌握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致贫原因、脱贫致富项目选择与实施、信贷资金需求、已取得扶贫小额贷款的使用以及脱贫进展等情况,更好地提高金融扶贫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整村授信,协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该行把提质升级“阳光信贷”融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运用“阳光信贷”推进成果,促进农村良好金融生态的构建,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将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与“信用户”评定相结合,在配合做好现有“信用村”“信用镇”动态管理维护的同时,适时申报创建新的“信用村”“信用镇”。要完善守信受益机制,一方面要让守信在利率定价中受益,对于守信的客户适当予以让利,发挥利率杠杆的正面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守信在贷款方式上受益,各支行对“阳光信贷”评定等级较好或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信用放款方式,真正简化贷款手续。要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及时报送征信信息,严格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多措并举清收不良贷款。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该行根据扬州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名单,积极对接乡镇政府,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策略,助推特色小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射阳湖镇“智绿鱼光特色小镇”建设,该行推出了“光伏贷”,支持农户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融资需求,主动引入了光伏生产商及经销商19户,做到精准支持,批量拓展;针对曹甸镇“教玩具小镇”建设要求,该行出台了“双创信用贷”,定点培育生产科教玩具小微企业主,曹甸镇“阳光信贷”投放支持农户400余户,金额1.1亿元;针对曹甸镇的“国家园林城镇品牌”建设,该行出台了“绿色产业信用贷”,拟设立“绿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风险分摊、专户管理,重点扶持乡镇企业环保设备采购、升级、换代;针对氾水镇“电气小镇”建设,为了让电气行业的工人能够落地生根,该行推出了“安居宝”,方便了外来务工人员购买集中安置房,既支持特色小镇基础建设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