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秋分时节,大型收割机正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作业,成袋的新谷从收割机里慢慢“吐出”,然后“成串”地传出稻田,码放在田间的机耕道上,堆出了一道道丰收的喜悦……这是贵州省遵义市松烟供销合作社旗下官仓米业千亩优质水稻基地又一轮的丰收场景。
一直以来,松烟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田园产业求发展已达7年之久。2010年,从改制阵痛中重组的松烟供销合作社为了探寻发展,吸取有益经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触角,深化与“三农”的服务关系,筹建官仓米业、流转稻田创办优质稻基地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米业基地目前规模近千亩,位于松烟镇觉林村风雷、马家寨村民组区域,涉及稻农200余户。与稻农合作方式采用公司定品种育苗种植、稻农主持田间管理、供销合作社订单收购。这种层序简单、要求明晰、责任具体的合作方式很快激发了村民的种植激情。按照他们的话说:“这回简单了,种田是我们的老本行,我们只负责田间管理,肥料不用操心,收成不用担心。”此外,订单价格一般要高于市场平均价。每年秋收结束,稻农还可以享受二次返利,即按照交售总量,每一斤还有几分钱的额外收入。仅此一项,官仓米业每年都要拿出近3万元来兑现二次奖励。今年,官仓米业的订单收购量约80万斤,价格为每斤1.8元。根据目前行情,基地内稻农可以获得市场差价总额约20万元。
(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