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马国荣又到地里忙活了起来。翻耕整地、施足基肥,再慢慢耙细整平,等待大约一到两周后就可撒下“一刀种萝卜籽”。“一刀种萝卜”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有的萝卜,也是制作“一刀种萝卜干”的主要原材料。
马国荣所在的萧山区瓜沥镇兴围村在今年8月刚刚接受了“萧山区传统萝卜干品牌村”授牌。为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综合优势,2018年起,浙江省萧山区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品一合作社”建设。
打响企业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提起萧山,人们总会想到色泽黄亮、香味浓郁的“萧山萝卜干”,而萧山区的农户们也有腌制萝卜干的习惯,“萝卜干品牌村”便是因此而建。
萧山区社十分看好“萧山萝卜干”的市场潜力,便与杭州萧山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由区社领办的杭州萧山党山萝卜干专业合作社负责集中收购农户们腌制的“一刀种萝卜干”,并依托党山酱萃公司的“党山酱萃”品牌进行销售。
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对收购来的萝卜干半成品进行切型,再经过调味、包装、杀菌等步骤,成件销往全国各地各大超市门店。除了实体销售外,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还采用了网上销售的形式,构建多渠道销售模式。目前,党山酱萃公司已与京东、天猫、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在网上推广销售萝卜干。
“我们也会通过参加展销会的方式推广‘萧山萝卜干’。”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参与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把“萧山萝卜干”送到消费者的眼前、嘴边。
作为杭州市级“萧山萝卜干”技艺传承人的马国荣,曾向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学习莲花落,用莲花落歌谱编写“萧山萝卜干”歌词,使萝卜干名扬萧山。
此外,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萧山区社还制定了萝卜干生产和加工环节补贴政策。据了解,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农民种植“一刀种萝卜”每斤可享受0.1元的补贴。农户向加工企业交售粗加工萝卜干,在市场价的基础上每斤可再获得补贴0.5元。
“从源头到餐桌”
保障产品质量
品牌要想长久,品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年的萝卜籽是由供销合作社专门提供的,大概有400多斤。”马国荣告诉记者。在萧山,以马国荣为首的30余户农户都在种植“一刀种萝卜”,种植面积超过150亩。
今年以来,在推动“一村一品一合作社”建设上,萧山区社从多环节发力,严格把控“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高标准、好品质的萝卜干。
萝卜籽的好坏直接影响萝卜的质量及萝卜干的口感。为了保证萝卜质量,萧山区社与杭州大展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一刀种萝卜籽收购协议”,向杭州大展农业有限公司收购正宗的“一刀种萝卜”籽。截至目前,萧山区社共向该公司收购“一刀种萝卜”种子452斤,并悉数交给了30多户农户。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关系到萝卜的品质,农户使用农资的60%—70%都是由我们提供。”萧山区社合作部副经理郑洁琴如是说。萧山区社与萧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合作,为农户提供优质、平价的农资。萧山农资公司长期开展农产品课堂,每年上课次数不少于4次,并邀请品牌村的农户参与到课堂中,接受科学种植、安全用药的辅导。为了使辅导更加具有针对性,萧山区社职工还和萧山农资公司的专业人员一起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更接地气、更具实操性的培训和辅导。
收获了萝卜后,农户们会自行将萝卜进行加工,等萝卜成为成品或是半成品时再进行售卖。“在萝卜干的加工上,农民很有经验。但是,我们也要通过感观、测试含盐量及含水量等方法来确定萝卜干品质和等级。”在收购萝卜干之前,党山酱萃公司会对萝卜干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一般来说,萝卜干盐分不超过8%、水分含量不超过20%。此外,萧山区社合作部及瓜沥供销合作社还对产品和风脱水的传统工艺进行不定期抽查和督管,以确保“一刀种萝卜干”的质量。
截至目前,萧山区已完成“芹菜品牌村”和“萝卜干品牌村”的授牌。预计今年,萧山区社还将完成“青梅品牌村”“粮油品牌村”“白对虾品牌村”“花卉苗木品牌村”的建设,进一步传承萧山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