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态茶园美如画 富民强县谱新篇
——陕西汉中西乡县茶产业发展纪事

    中国最美茶乡陕西汉中西乡县,万亩茶园一片苍翠,景色如画。2018上半年,西乡22.7万亩投产茶园产茶1.22万吨,产值达17.21亿元,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7.7%、15.6%。

    1978年,西乡茶园仅5.1万亩,年产量34吨。与40年前相比,西乡县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了6.4倍、361倍。茶产业已成为西乡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茶史悠久,产业发展多波折

    西乡产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有“男废耕、女废织,其民昼夜制茶不休”之盛况。然而,由于茶税苛重、战争不断、灾害频发、人口流失严重,以致于到清末,全县茶园仅有307亩,年产160担。

    1978年,西乡茶园面积增长到5.1万亩,并先后列为省级茶业重点县和全国100个茶叶基地县。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化,西乡积极完善茶叶生产责任制,各乡镇茶场得以稳定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西乡23个乡镇中有22个发展茶业,建立了陕西最大的茶树资源圃,品种达124种。2010年,西乡茶园面积达22.4万亩,分别占全市和全省茶园面积的35.6%、17.8%。

技术引领,转型升级求突破

    科技在进步、技术在变革,茶叶的发展要寻求突破,就必须用技术推进。自1994年以来,西乡通过培养无性系良种、优质化栽培等技术,先后引进茶树新品种龙井长叶、乌牛早、中茶102、108和302等新品种,共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2.8万余亩。

    截至目前,西乡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50家,培育茶叶重点企业29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6家。有17家企业的3万余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2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了QS认证,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进了茶叶产业化经营。

    西乡茶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推广实用技术与科研开发项目40多项,建立茶叶中等专业学校1所、茶叶研究所3所、茶叶技术服务中心站5个;培养国家二级评茶师54名、高级茶艺师25名、中级茶艺师200余名;建立茶叶科技示范园18个、省市级茶叶专业示范村16个,培育示范户184户。

    茶业兴旺,农民增收。2010年,8个省级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85元,人均纯收入茶业收入占比达到了86.5%。同时,为弘扬茶文化、打响茶品牌、壮大茶经济,从2001年开始,西乡每年都举办以茶叶质量评比、茶叶展销、茶艺表演及茶艺大赛等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节暨樱桃旅游节”。此外,西乡还承办了陕西省首届秦巴赛茶大会、汉中市第四届赛茶大会、全国茶艺研讨会和陕西茶业研讨会等重要茶事活动,使茶业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

多措并举,发挥优势快发展

    西乡瞄准国内国际茶产业发展方向,先后邀请国家学部委员会委员陈椽、王镇恒、沈培等茶学界知名教授、专家到西乡考察,为西乡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2001至2005年间,西乡正式把茶叶作为农业主导产业。

    西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运用非均衡发展经济理论指导茶叶生产,及时抢抓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工程和建设绿色汉中的机遇,将扶贫、退耕还林、财政扶持资金等结合使用,坚持茶园走下山,拿出好田好地建茶园,十年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速生密植茶园15万亩。经过多年发展,西乡累计发展茶叶企业286户,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5户、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2户,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陕西省著名商标15个、陕西省名牌产品9个,建成清洁化生产线48条,清洁化生产实现产茶大镇全覆盖。

    据了解,西乡已先后荣获国家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全国采茶芬芳地——最佳采茶旅游目的地、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绿色生态茶叶十强县等殊荣。

(罗  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