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改制以来,法人治理仍旧呈现在“形似”阶段。如何让“看起来很完善”的“三会一层”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三会一层”的充分履职也是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高邮农商银行董事会作了“三大转型”。
强化董事选育,根治“不会为”。该行董事会突出优源头、重培育、强激励,多维提升董事履职能力。一方面,注重拓宽董事选任渠道。对拟任董事人选进行多方考察了解,精准吸纳懂农村、善经营、有经验、有代表性的非执行董事加入新一届董事会。目前该行第三届董事会4名非执行董事中,2名从事“三农”特色生产经营,1名从事贸易出口生产,1名从事法律专业,在专业背景上与农商银行支持“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实现有效互补。另一方面,注重加大董事培训力度。进一步推进董事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将日常例会学习和调研学习相结合,组织董事赴地方建筑业、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开展课题调研,实地讨论提升农商银行支小支微的新举措。
健全治理机制,解决“不能为”。该行多措并举解决董事“不能为”问题。一是规范会议事前程序。按要求将会议资料提前提供给董事审议,做到会前审阅研究有记录;及时召开季度会议,及时了解行内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并将会议初步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群、电子邮件等方式事先提示,方便非执行董事提前安排工作,确保非执行董事能够准时参会,提升董事会议事质量和决策效果。二是灵活开展沟通交流。持续完善信息沟通机制,让非执行董事及时了解全行发展的战略规划、经营情况,夯实日常履职基础。
优化激励机制,破除“不愿为”。针对“强化公司治理年”活动对董、监事主体履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该行不断细化完善激励机制,激发非执行董事规范履职动力。一方面,在运用董事会例会等传达公司治理要求的基础上,邀请监管部门对董事履职要求进行具体介绍和详细讲解,通过日常会议契机对参会不及时、书面意见提交不到位等现象进行提示,将强监管要求传达至每位非执行董事,进一步提升董事履职意识,激励非执行董事规范勤勉履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董事履职评价制度,在按要求出席会议次数、考察调研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重视董事参与决策考评,要求每位董事发言,书面提交审议意见,特别是独立董事,及时对重大关联交易等事项发表独立、审慎的意见,交由专人形成履职台账,并将此与年度参会、提案、参与调研等情况相结合,纳入年度履职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