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务院:对提供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贷款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


    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决定再推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会议指出,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创业创新等积极效应不断显现。会议确定,在实施好已出台措施的同时,再推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这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年中第二次加码,此次会议共推出三方面举措:

    其一,三大项减免税。是对因去产能和调结构等政策性停产停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对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投资业务给予税收减免;对涉农贷款量大的邮政储蓄银行涉农贷款利息收入允许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

    其二,鼓励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为鼓励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此前已确定的500万元进一步提高到1000万元。

    其三,境外机构投资债市所得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和吸引境外资本参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期限暂定3年,完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

    采取上述措施,预计全年再减轻企业税负超过450亿元。

    早在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

    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实体经济再推出减税降费的政策,就是让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

    “这里有财政与金融政策相协调的安排,比如对提供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为缓解去产能和调结构企业经营压力,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税费减免;为了鼓励外资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给予税收优惠,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这些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安排,不是‘大水漫灌’,是比较合理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