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产茶叶,只生产设计
LUPICIA又名绿碧茶园,它的寓意是美丽的茶叶,1994年创立于日本东京。从一开始品牌的定位就十分清晰,其广告语:我们不生产茶叶,只生产设计。之所以不生产茶叶,是因为茶叶生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传统而且偏低端化的产业,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很难控制。再加上日本是一个物产相对匮乏的岛国,大部分产品都是靠进口,因此LUPICIA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自己大规模生产茶叶。
但这并不代表LUPICIA对茶源没有管控能力。茶叶的品质关系到用户口感并且是建立品牌的基础,需要严格把关。LUPICIA从世界各地寻找好的茶源,并制定可量化、可复制的筛选标准。公司派出专业的买手团队按照这个标准,去各地收购高品质茶叶。被采购回来的优质茶叶,LUPICIA会迅速对其进行调味和烘焙,然后把做好的成品茶发往世界各地的分店。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LUPICIA采取批量柔性采购,在极短时间内对茶叶进行调味和烘培。
目前,LUPICIA拥有来自世界各地不下400种的茶品,红茶、日本茶、乌龙茶、花草茶,还有独家的特调茶与调味茶。
单凭颜值,它就可C位出道
尽管LUPICIA不生产茶叶,但它是世界各地优质茶叶的搬运工。
它充分发挥自己设计上的优势,将收购回来的茶叶进行精品化包装,显得精致、独特,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如,各色茶叶用铁罐装起,罐子上面配有卡通、花卉等各种图案。配色清新、形象动人、少女感十足,像是赋予了茶叶生命力,增添了产品价值。而且铁罐装相比于其他的包装,在保存效果上拥有更大的优势。
更令粉丝期待的是,LUPICIA根据节日、热点、主题、地域推出的限量款。比如:夏日限定款Hatsukoi初恋、神户限定款“巧克力蛋糕”、还有北海道限定茶等。
从LUPICIA来看,推出限量款也是一种饥饿营销,它利用人们的猎奇和从众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扩大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LUPICIA的设计不仅出色,而且富有人性化。店内产品种类高达数百种,LUPICIA巧妙地透过产品包装分类,丝毫不显杂乱。比如,用颜色划分产品。如果你看到正红、正绿,那分别对应红茶与绿茶;橘红、粉绿是经过调味的茶叶;橘色,那就是指不含咖啡因的花草茶、果粒茶。如此一来,消费者的购物变得容易、便捷,即使是在几百种品类中选择,也能快速做出决定。而且说明列举非常详细,不同的主题、香气、产地和冲泡方法,在产品包装上都标得一清二楚。这种处处为顾客着想的细节设计,看似不经意,却在无形中提高了顾客对品牌的好感度。
贩卖周边,增大品牌的附加价值
LUPICIA不仅卖茶叶,还卖周边,如茶具、茶杯、茶叶罐等,充分发挥了品牌的附加价值。不同的限量茶品套装中,LUPICIA也会搭配适合相应茶款风味的甜品和小茶具。
2014年的圣诞礼盒装中,就曾放入一个特制的圣诞八音盒,来迎合“圣诞雪夜的森林音乐会”主题。
最具特色,让粉丝惊喜的还数LUPICIA的茶书。茶书主要讲东方茶文化的起源,茶书每年春季推出一本。外包装是书本的模样,内里会按照书本主题放对应口味的茶包。至今已经发送了十本,由于人气颇高,一般一个月就会售罄。今年LUPICIA的茶书,就以世界各地的民族服饰为灵感。茶书盒子外观以土黄色为主,点缀上金边,茶包上印有民族布艺图案,消费者品茶的同时又了解了民族服饰文化。
卖周边是品牌屡试不爽的一个方法,因为当主打产品积攒了一定高人气,就可借助它的光环,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提高客单价,逐渐形成品牌的产品矩阵。
互联网时代,体验为王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提到四个字:体验为王。而对于品牌而言,线下实体店就是其打造体验的高地。
LUPICIA的门店展现形式为茶叶体验店。门店是高端大气的工业风格,以装有茶叶的方格架为装饰元素,每个方格都贴有标签用来说明这个格子里的茶叶品种。简约、线条感强的方格架设计,让几百种茶叶整齐划一地陈列在消费者面前,给顾客带来了视觉冲击力。同时人性化、专属化的标签设置,加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点,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此外,LUPICIA产品迭代快速,为了鼓励年轻人尝新,LUPICIA店内有提供试饮的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LUPICIA还为每种新品设置了50g的小包装,价格十分亲民。亲民的小包装给予了更多消费者尝新的机会,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顾虑,是一种为新品引流的有效方式。
更有趣的是,LUPICIA会不定期在日本不同城市里,举办免费试饮大会“Bon Marche”。大会上陈列出各式各样的茶叶品种,包含大量的新品与限定品。消费者可任意尝试,加州麝香葡萄酒茉莉茶、澳洲限定的南十字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喝不到的畅快。除了各种口味外,现场还安排了专业人员与粉丝互动,并现场示范如何冲煮一杯好喝的茶,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试饮活动,LUPICIA在增强与粉丝互动与粘性的同时,又能够从粉丝处获得一手的产品反馈,为后期的产品开发积累宝贵的经验。
(李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