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门店在哪里,哪里就是农村最繁华的地方,“农村中心”就在供销合作社。尽管这一地位是行政力量赋予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权得以确立的,但仍然不可否认其在调配资源中展现出的体系优势和力量。
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工、生产和服务高度专业化的,供销合作社要打造新时代的“农村中心”,既无能力也没必要时时事事处处亲历亲为,而要审视自身优势,以农民为中心,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搭建平台,让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农民共同参与农村各项事务的决策和实施,实现治理有效,在这一服务过程中打造农村的中心。正如阿里巴巴成为电商巨头,做的是电商网购平台,为实体厂商提供渠道服务,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而非亲自买卖商品。
首先,要根据农户需求,充分吸纳市场资源,做好市场建设。农村人口虽多,但是具体到一个村、社区,人口规模普遍小、居住分散而且消费层次相对城市也更低。企业开发农村市场的成本较高,参与热情有限,农村市场资源因此相对贫瘠。供销合作社要打造“农村中心”,就要搭建平台,将市场资源对接到供销合作社乡镇网点,为企业提供各项基础服务,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多元化需求,甚至个性化需求。通过农民的广泛参与,实现各种服务需求与市场资源匹配,有效解决农村市场资源不足的难题。
其次,要吸引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大部分地方,农村治理都要靠各级政府的资金资助,投入主体相对单一。与此同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级布置的“三农”工作任务,最终都要依靠乡镇政府去执行。而乡镇政府疲于应付,客观上需要有相当数量的机构和人员,导致出现行政成本过高、财政压力过大、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的现象。供销合作社打造“农村中心”,需要积极吸纳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参与,为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有效分流相关工作,化解农村乡镇责权利不相匹配的矛盾。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吸引农民,特别是年轻人充分参与到平台建设中。现代社会中,农民如果不能有效组织起来参与市场决策,保护自身利益,仅凭个人努力越来越难以改变生活处境。供销合作社创建“农村中心”,一定要让农民广泛参与市场决策对话,从容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新的“农村中心”所要集聚的资源一定是能对农村社会发展有所提升,对农民生活持续改善有所帮助的资源;要向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多需要更高技术要求的工作岗位,而非低层次劳动岗位,鼓励农民充分运用自身周围的文化资本和自然资源知识,推动农村社区不断向上发展。
社会组织由于更贴近社会生活,对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比政府部门更加有效。在党的领导下,供销合作社建设“农村中心”亦可积极吸收各种社会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来。作为连接城乡、上下贯通的庞大体系,供销合作社打造农村中心特别需要发挥出自身体系的优势,加强农村中心之间的合作,实现跨区域、跨市场、跨组织的充分合作。
总而言之,新时期供销合作社要打造“农村中心”,重点是要发挥体系优势,搭建平台,协调和吸引各种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振兴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