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最难忘最值得回味的往往不是取得的成就,而是那些奋斗的过往。
当前,我所在的烟台农商银行网点转型推广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每一名全身心投入的干部员工都有诸多感慨,这项工作注定将在我们农商行人从业奋斗的征程上烙下深刻而又珍贵的印记。我是幸运的,在农商行的这段历史发展际遇中,我是以一名身处基层一线的支行行长身份参与其中的。回顾转型以来的经历,内心的感触像撩拨的琴弦,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回环深沉,时而温情满怀。
我所在的九田支行,地处芝罘区偏僻的幸福北路西段,周围无厂矿企业和大型社区,仅靠一处水产批发市场,业务基础较为薄弱。转型工作开展以来,随着晨会、夕会、网点环境、网点服务、网点营销、客户活动、客户管护、网点负 责人精细化管理过程八大模块的导入推进,九田支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得到了全面规范和大幅提升。这是一项夯实基层网点基础的有效工程,特别是对九田支行这样的网点来说,很有意义。
七月份的第一周,各二级支行行长参加的会议和培训特别多,而我们支行客户经理又是内训师,需要脱岗参与转型工作,能走出去营销的只有大堂经理一人。当时正是推广聚合支付业务的高潮期,看着群里不断传来其他支行二维码推广告罄的消息,我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等我回到单位,便带上大堂经理徐强外出推广聚合支付,心想:“今天不推二十个就不回来。”然而一天下来,我却遭遇了转型以来外拓营销的首次“滑铁卢”。那天,即便我们走得双腿发软,讲得嗓子发干,却总是遭到商户小贩们的拒绝,一天下来仅开通一户。当天夕会,区行副行长张卫带内训师参会,拉家常般地与全体员工座谈,言辞饱含真诚和温度,融化了隔阂,迎来了全员真情的转型感言。
会计主管刘彩霞,平日腼腆寡言,工作中却是个勤劳本分、心中有责的好主管。她谈起自己营销的感受,腼腆的脸庞上写满了激动、焦急和自责,她说:“我带柜员去市场,挨家挨户去营销,可是一上午不管我们怎么苦口婆心地说,很多商户就是冷冰冰的脸,甚至连看都不看你一眼。真的觉得挺难的,很有挫败感……”
那天我也刚经历了挫败,我充分理解她的感受,看到她讲话时的眼神,我的内心涌上一阵感动和酸楚。在总结营销失利的原因时,大堂经理徐强一语戳中要害,他说:“行长,我感觉今天你心情有些急躁,话术运用不得当,太急于拓展反而令客户心生戒备。”确实,营销是一门艺术,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掌握好营销技能,把控好情绪至关重要。面对大堂经理的这番“麻辣”点评,我没有感到脸红,而是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我们大家都在转型中有所收获。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不回避问题,首先是要先找准问题。转型工作开展以来,我更多的是在借转型之动力,实现自己大范围走近小微群体、摸清我支行周边情况的目的。不管实际情况是否令人满意,不管客户对我们是否认可,对我来说都是最真实、最珍贵、最踏实的。因为,我需要的是实情,摸清实情对我来说就是收获。
然而,当前收获的只是问题和认知,至于农商行的一些“硬基础”短板的破解方法,还需要我们全体农商行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汇聚更多的智慧、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当前,面对现有的问题,二级支行层面能改能做的就是维护和巩固好基层网点的“软基础”,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对客户的用心程度上,打造本网点在辖区居民和商户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农商行的整体品牌形象。
用心服务,用心工作,说起来容易,坚持起来不易。真正能够激发人恒久坚持的动力,考核是一方面,根源应该是每一名农商行人内心深处那份对农商行的热爱、对农信事业的热爱。网点转型激发了全员的能动性,事实证明,我们每一名员工内心深处都是热爱农商行、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不管受了多少委屈,遭受多少挫败,回到农商银行这个大家庭,依然会有那么多双臂膀去拥抱你,团队永远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
付出总有回报。网点转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每一名员工都能用心不断传递农商行的正能量,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人一户做起,终有一个明天,客户的臂膀也会拥抱我们,网点基础也会在千千万万客户的拥抱下,牢不可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