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顺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41个,贫困户18330户,贫困人口53509人,是全市贫困发生率最大、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平顺农商行围绕特色产业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金融杠杆放大扶贫资金能效,使特色产业成为撬动脱贫的“新支点”。
截至2018年7月末,该行各项扶贫贷款累计发放5.92亿元,余额2.98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累放4.80亿元,余额2.09亿元,“5321”扶贫小额贷款累放8449万元,余额7745.48万元。
找准产业 重点帮扶
通过对平顺地区的调研,该行发现平顺当地有大宗中药材67种,有潞党参、连翘、柴胡等道地中药材10多种,全县种植和野生抚育中药材面积达到54.56万亩,中药材种植户2.5万户,其中涉及贫困人口1.58万人。该行依托这一中药材产业现状,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全国一流中药材基地特色县”的战略规划,倾力支持辖内中药材产业,着力带动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行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平顺县发展15个中药材示范村项目,该项目将带动202个行政村种植中药材,占全县总村数的77%。以龙溪镇佛堂岭村为例,该村素有种植党参的历史,全村基本上是“家家种党参、户均一亩半”,占到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通过党参种植使全村人均增收4800余元,85%的贫困户靠种植党参脱了贫、致了富。
找准助力 联合扶贫
振东集团仅在平顺县一个县,就投资了5.5亿元,建成了50万亩的中药材基地,并兴建了一个8万平方米的仓储加工车间,涉及平顺县12个乡镇,能够有效带动平顺贫困村落脱贫、解决农村就业难题。该行经过多次与振东集团商讨,最终达成向振东集团投放信贷资金2000万元的意向,支持其50万亩中药材项目建设。该项目将直接带动平顺78个贫困村、8300户农户,户均增收1800元;厂区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3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
找准模式 创新扶贫
在与振东集团合作中,该行除了金融助力脱贫外,还积极主动帮助其与农户的建立购销关系、技术指导关系等,进一步推动了扶贫工作的进程。
资产收益,保民增收。通过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贫困户将扶贫贷款作为股金入股到集团,集团根据贫困户入股金额年底向贫困户分红。企业利用这部分资金,扩大产业扶贫规模,让更多的贫困百姓受益。形成了企业产业帮扶,银行资金助力,百姓入股受益的良性循环,为6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土地流转,助民增收。该行通过金融助力,支持振东集团在平顺建成多个特色中药材基地,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中,振东集团与村委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帮助贫困户流转土地1000余亩,而且优先雇用当地流转农户和贫困户进行日常的种植、除草、管理等工作,直接转移富余劳动力22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80人,人均年增收2500余元。
保价收购,护民收益。为了保障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的收益,该行积极主动与振东集团接洽,帮助贫困户与振东集团签订“保价协议”。以佛堂岭村为例,该村前几年因党参价格下滑到一公斤十四五元,使党参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农民年增收下降。实行保护价收购后,农民有了保障,种植中药材也有了更高的积极性,目前该村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0亩扩大到350亩,使整村实现了脱贫。
专业培训,促民增收。该行根据平顺中药材种植片区划分,牵头与振东集团联合开展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培训。向农户讲解中药材种植技术,帮助农户掌握管理技术,指导农户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品种自主发展中药材种植。